酬别杜二

朝代:作者: 严武 体裁: 五排

独逢尧典日,再睹汉官时。

未效风霜劲,空惭雨露私。

夜钟清万户,曙漏拂千旗。

并向殊庭谒,俱承别馆追。

斗城怜旧路,涡水惜归期。

峰树还相伴,江云更对垂。

试回沧海棹,莫妒敬亭诗。

只是书应寄,无忘酒共持。

但令心事在,未肯鬓毛衰。

最怅巴山里,清猿醒梦思。

注释此当是在绵州途中作。

盖杜公送行至此,而酬诗以答也。

独逢尧典日,再睹汉官仪①。

未效风霜劲②,空惭雨露私。

(首段自叙入朝。

尧典,指受终之日。

汉官,指朝会之仪。

此答鼎湖二句。

不能靖乱,故云未效。

独蒙召见,故曰空惭。

此答多难二句。

)①《光武纪》:“不意今日,复睹汉官威仪。

”②唐太宗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夜钟清万户,曙漏指千旗。

并向殊庭谒①,俱承别馆追②。

斗城怜旧路,涪水惜归期③。

峰材还相伴,江云更对谁④。

(中志临别情景。

钟声、旗影,夜起早行也。

殊庭、别馆,中途止宿之所。

并谒俱追,谓远送者。

斗城涪水,绵州经过之地。

旧路归期,谓还京也。

峰树江云,言身去而境寂矣。

此答南图回翩四句。

)①《史记·武帝纪》:“冀至殊庭焉。

”②《上林赋》:“离官别馆,弥山跨谷。

”③沈佺期诗:“移住斗城隈。

”钱笺《元和郡县志》:涡水在谯县西四十八里。

魏文帝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非二公送别之地。

诗云:“斗城怜旧路。

”按《元和志》:绵州城,治汉涪县,去成都三百五十里,依山作州,东据天池,西临涪水,形如北斗,卧龙伏焉。

则斗城指绵州之城,非谓长安也。

所临之水,应在绵州,无容远指涡水。

涡水断是涪水传写之误耳。

④宋之问诗:“江云欲变霞。

”试回沧海棹①,莫妒敬亭诗②。

只是书应寄,无忘酒共持。

但令心事在,未肯鬓毛衰。

最怅巴山里,清猿恼梦思③。

(末叙别后情事。

试回二句,劝杜留蜀,答“此生那老蜀”意。

寄书二句,乃别后望杜之情。

但令二句,自述己志,答“临危莫爱身”意。

最怅二句,乃别时凄惨之状。

杜公尝有“吾道在沧洲”之句,故以回棹留之。

谢脁放情山水。

有《游敬亭山》诗,今且随意行乐,勿以不至敬亭为妒也,此与上章同格。

)①沧海棹,用乘桴浮海意。

②《图经》:敬亭山,在宣城县北十里。

③李峤诗:“高鸟行应尽,清猿坐见伤。

”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61_8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5743338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