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园

朝代:作者: 杜牧 体裁: 七绝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注释注释:金谷园:晋石崇的豪华宅第,故址在今河南洛阳。

石崇有爱姬,当石遭人陷害被捕时,跳楼自殒。

简析:诗人见到晋代石崇的金谷园一片荒凉,顿生沧桑之感,对其爱姬绿珠的身死也寄予的悲悼和同情。

------------------------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繁荣华丽,极一时之盛。

唐时园已荒废,成为供人凭吊的古迹。

据《晋书·石崇传》记载:石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

孙秀使人求之,不得,矫诏收崇。

崇正宴于楼上,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

”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

”因自投于楼下而死。

杜牧过金谷园,即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咏春吊古之作。

面对荒园,首先浮现在诗人脑海的是,金谷园繁华的往事,随着芳香的尘屑消散无踪。

“繁华事散逐香尘”这一句蕴藏了多少感慨。

王嘉《拾遗记》谓:“石季伦(崇)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无迹者赐以真珠。

”此即石崇当年奢靡生活之一斑。

“香尘”细微飘忽,去之迅速而无影无踪。

金谷园的繁华,石崇的豪富,绿珠的香消玉殒,亦如香尘飘去,云烟过眼,不过一时而已。

正如苏东坡诗云:“事如春梦了无痕”。

可叹乎?

亦可悲乎?

还是观赏废园中的景色吧:“流水无情草自春”。

水,指东南流经金谷园的金水。

不管人世间的沧桑,流水照样潺湲,春草依然碧绿,它们对人事的种种变迁,似乎毫无感触。

这是写景,更是写情,尤其是“草自春”的“自”字,与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的“自”字用法相似。

傍晚,正当诗人对着流水和春草遐想的时候,忽然东风送来鸟儿的叫声。

春日鸟鸣,本是令人心旷神怡的赏心乐事。

但是此时—红日西斜,夜色将临;

此地—荒芜的名园,再加上傍晚时分略带凉意的春风,在沉溺于吊古之情的诗人耳中,鸟鸣就显得凄哀悲切,如怨如慕,仿佛在表露今昔之感。

日暮、东风、啼鸟,本是春天的一般景象,着一“怨”字,就蒙上了一层凄凉感伤的色彩。

此时此刻,一片片惹人感伤的落花又映入诗人的眼帘。

诗人把特定地点(金谷园)落花飘然下坠的形象,与曾在此处发生过的绿珠坠楼而死联想到一起,寄寓了无限情思。

一个“犹”字渗透着诗人多少追念、怜惜之情!

绿珠,作为权贵们的玩物,她为石崇而死是毫无价值的,但她的不能自主的命运不是同落花一样令人可怜么?

诗人的这一联想,不仅是“坠楼”与“落花”外观上有可比之处,而且揭示了绿珠这个人和“花”在命运上有相通之处。

比喻贴切自然,意味隽永。

一般怀古抒情的绝句,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这首诗则是句句写景,景中寓情,四句蝉联而下,浑然一体。

(唐永德)出处唐诗三百首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61806224.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