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吟
江渚翻鸥戏,官桥带柳阴。
江飞竞渡日,草见蹋春心。
已拨形骸累,真为烂漫深。
赋诗歌句稳,不免自长吟。
注释朱注此系逸诗,收在卞圜本者,亦见吴若、黄鹤本。
按:杜斿云:此诗“已拨形骸累,真为烂慢深”,乃初辞幕府之作。
楼钥谓“束缚酬知己”,形骸之累已极,到此始得烂熳长吟耳。
今编在永泰元年之春。
应玚诗:“永思长吟。
”江渚翻鸥戏,官桥带柳阴。
花飞竞渡日①,草见踏青心②。
已拨形骸累,真为烂漫深。
赋诗新句稳,不觉自长吟。
(上四春郊佳景,下乃对景抬情。
“翻”字“带”字,句中着眼。
竞渡在江渚,踏青在柳阴,皆一水一岸对言。
拨形骸,谓身世两忘。
烂漫深,谓恣情游玩。
顾注公诗云“晚节渐子诗律细”,非细不能稳也。
可见“语不惊人死不休”尚带少年意气。
胡夏客曰:诗句已稳,犹自长吟,比他人草草成篇,辄高歌鸣得意者,相去悬绝。
)①《抱朴子》:屈原没泪罗之日,人并命舟楫以迎之,至今以为竟渡。
或以水车,谓之飞凫,亦曰水马,一州士庶,悉观临之。
”《荆楚岁时记》:屈原以五日死于汨罗,人以舟拯之,竞渡是其遗俗。
”唐人以中和节为戏。
②踏青心,有两说,一云足踏青草之心,一云人有踏青之心。
前说为近。
窦氏《壶中赘录》:“蜀中风俗,旧以二月二日为踏青节。
”踏青,又见《旧唐书·代宗纪》。
隋炀帝《望江南》曲:“踏青斗草事青春。
”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34_8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63553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