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冯使君游六首·钓罾潭

朝代:作者: 贯休

境静江清无事时,红旌画鹢动渔矶。

心期只是行春去,日暮还应待鹤归。

风破绮霞山寺出,人歌白雪岛花飞。

自怜亦在仙舟上,玉浪翻翻溅草衣。

注释注释:《钓罾潭》是一首春江独钓的七律。

“罾”(ZENG)是鱼网的一种,俗称扳罾;

“罾潭”就是江中扳罾捕鱼的深潭。

选择此处泛舟垂钓,正如船子和尚所授禅机那样,“垂纶千尺,意在深潭”。

因此,此诗除题首着一“钓”字和首联以“渔矶”点题外,始终不在“钓”字上做文章,而只是一味渲染钓境的清幽静雅和景物的优美迷人,造成仙境般的氛围。

诗以“境静江清无事时”领起,这个“境”自然是钓境和禅境的统一,或者说是以钓境为禅境,开头便给人以超尘绝俗之感。

“红旌画鹢动渔矶”一句点题,写垂钓者把绘有彩鹢的钓船停在钓矶旁,船上的红旗迎风飘动。

一笔带过,点到为止,鱼情钓况一律略而不提。

贯休毕竟没有船子和尚那么超脱。

他虽少年出家,身处唐末乱世,却也曾遍访侯门,广事干谒,因此于“无事时”之外尚有“有事”之时,也是很自然的。

“心期只是行春去”就表明了他心中所想的事。

古时太守于春季时巡视所管州县,督促耕作曰“行春”。

贯休没当过太守,却很关心太守的事。

这与“日暮还应待鹤归”当然是矛盾的。

“白鹤”历来就是得道成仙的象征,佛家也以“鹤树”指佛或佛寺。

“待鹤归”自是出家人本色,怎么又想起“行春”之类的俗务呢?

贯休就是这么个人。

他隐居杭州灵隐寺,曾怀诗拜访吴越王钱镠,诗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

钱镠有称帝野心,要他把“十四州”改为“四十州”,才肯接见他。

他回答说:“州亦难添,诗亦难改。

余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

”说毕即拂袖而去。

这个不正是表现了他“行春”与“待鹤”的内心矛盾吗?

这种内心矛盾只有在垂钓如禅定的境界中才能消解。

“风破绮霞山寺出,人歌白雪岛花飞”,正是这位诗僧在大自然怀抱中求得心理平衡的形象化观照。

你看他:独倚钓舟,静心息虑,眼望美丽如绘的彩霞被风吹散,从高耸云际的山寺旁流过;

高歌一曲《阳春白雪》,虽然曲高和寡、知音难觅,却也余音袅袅,随着小岛上的落花迎风飞舞、回旋荡漾,岂不是飘飘欲仙了吗?

这一联使人领悟了钓境美的极致。

尾联“自怜亦在仙舟上,玉浪翻翻溅草衣”,正是诗僧自我解脱的心理写真。

他所追求的终究是一个仙字。

从前文的“境静江清”、“红旌画鹢”、“风破绮霞”、“人歌白雪”,到结尾的“玉浪翻翻”,所有意象凝结为“仙舟”的感受。

这是禅心独悟的感受,野鹤孤云别有天的感受。

--李旦初http://gentwu.diy.163.com/doc/shi/dzt.htm出处全唐诗:卷837-8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6810128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