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二首
山豁何时断,江平不肯流。
稍知花改岸,始验鸟随舟。
结束多红粉,欢娱恨白头。
非君爱人客,晦日更添愁。
有径金沙软,无人碧草芳。
野畦连蛱蝶,江槛俯鸳鸯。
日晚烟花乱,风生锦绣香。
不须吹急管,衰老易悲伤。
注释鹤注当是广德二年正月晦日阆川作。
王使君、阆州守。
山豁何时断①,江平不肯流。
稍知花改岸,始验鸟随舟。
结束多红粉②欢娱恨白头。
非君爱人客③,晦日更添愁。
(此章陪使君泛江。
上四江上之(,) 景,下四席中情事。
山开豁,故江面平。
见花已改岸,始觉鸟亦随舟,其不流处仍流也。
末点晦日,反掉作结。
)①《杜臆》:地志:阆中有蟠龙山,在城东三里,状如蟠龙。
贞观中,望气者言,西南千里外有王气,令人入蜀,次阆,果见山气郁葱,凿破山脉,水流如血,今号锯山。
咸亨中,徙阆中县于此,即今锯山关。
山豁当指此。
江总诗:“山豁自疏快。
”②结束,衣裳装束也。
《汉武内传》:“缓此结束。
”古诗:“娥娥红粉妆。
”③洪仲云:公诗“问知人客姓”,王建诗“人客少能留我屋”,人客字,盖当日方言。
《唐志》:德宗时李泌请废正月晦日,以二月朔为中和节,则是前此以晦日为节也。
杨慎曰:“江平不肯流”,意求工而语似拙,不若李群玉乐府云“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又不若巴渝竹枝词云“大河水长漫悠悠,小河水长似箭流。
”词愈俗愈工,意愈浅愈深。
今按杜诗《晚登瀼上堂》云“春气晚更生,江流静犹涌”,是即“江平不肯流”之转注也,岂可轻下轩轾语耶。
其二有径金沙软①,无人碧草芳②。
野畦连蛱蝶③,江槛俯鸳鸯。
日晚烟花乱,风生锦绣香。
不须吹急管,衰老易悲伤④。
(此章就黄家亭子。
上四亭前之景,下乃对景伤情。
沙草,入亭之路。
风吹花气,故衣锦生香。
两句分合看。
锦绣谓舞衣,急管谓歌吹,《杜臆》:结语申“欢娱恨白头”意。
)①《蜀都赋》:“金沙银砾。
”注:永昌有水出金,如糠,在沙中。
《一统志》:保宁府剑州、广元、江油、巴县出麩金。
②《别赋》:“春草碧色。
”③裴子野诗:“栖叶如连蝶。
”④《史记·货殖传》:陶朱公年衰老而听子孙。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8_10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6826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