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不绝
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
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
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
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
注释梁权道依旧次,编在大历元年夔州诗内,以诗有“行云莫自湿仙衣”句也。
《演义》:先之以鸣雨,继之以微雨,故题云《雨不绝》。
鸣雨既过渐细微①,映空摇如丝飞②。
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③。
舞石旋应将乳子④,行云莫自湿仙衣⑤。
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⑥。
(上六雨中景物,末二雨际行舟。
风狂雨急,故鸣而有声,既过则细若飞丝矣。
草不沾污,见雨之微。
风虽乍稀,雨仍未止也。
舞燕将子,记暮春雨。
行云湿衣,切巫山雨。
江舸逆浪,讥夔人冒险以趋利。
)①王褒诗:“空林鸣暮雨。
”应瑒诗:“乃肯顾细微。
”②梁简文诗:“春色映空来。
”《吴都赋》:“与风。
”古诗:“密雨如散丝。
”沈约《雨》诗:“非烟复非云,如丝复如雾。
”③朱注“增韵》:室有垣墙者为院。
黄鹤谓是严武幕中,非也。
庾信诗:“河边杨柳百尺枝,别有长条踠地垂。
”④黄生注石燕乳子,神女湿衣,此严羽所谓趣不关理者。
罗含《湘中记》:石燕在零陵具,遇风雨则飞舞如燕,止则为石。
《水经注》:鷰山有石,绀色,状燕,其石或大或小,及雷风相薄,小者随大者而飞,如相将乳子之状。
将,领也。
古乐府:“一母将九雏。
”⑤《演义》:莫自湿,劝神女莫久行雨,而自湿其衣也。
何胥诗:“拂镜下仙衣。
”⑥《南史》:庾子舆奉父丧归,至瞿唐大滩,秋水犹壮,子舆抚心长叫,其夜水忽减退,安流而下。
《楚辞》:“使江水兮安流。
”乐府:“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
”律体以首尾为起阖,三四承上,五六转下,此一定章法也。
若在六句分截,则上重下轻,不见转折生动之趣,诗之可议在此。
朱瀚曰:题便可怪,摇如丝,只是申上细微。
泥不乱,语近于率。
风乍稀,节外生枝。
舞石加乳子,未免冗赘。
神女自湿衣,何须过虑。
眼边襯字,匆促拙字,安流逆浪,反覆重言,亦少意味。
此当系赝作也,须辨之。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9_31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69046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