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二首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古

青山澹无姿,白露谁能数。

片片水上云,萧萧沙中雨。

殊俗状巢居,曾台俯风渚。

佳客适万里,沈思情延伫。

挂帆远色外,惊浪满吴楚。

久阴蛟螭出,寇盗复几许。

空山中宵阴,微冷先枕席。

回风起清曙,万象萋已碧。

落落出岫云,浑浑倚天石。

日假何道行,雨含长江白。

连樯荆州船,有士荷矛戟。

南防草镇惨,沾湿赴远役。

群盗下辟山,总戎备强敌。

水深云光廓,鸣橹各有适。

渔艇息悠悠,夷歌负樵客。

留滞一老翁,书时记朝夕。

注释此亦夔州所作,首章云巢居,云层台,次章云倚天石,云长江白,皆系峡中景象。

青山澹无姿①,白露谁能数②。

片片水上云,萧萧沙中雨。

(此章对雨而念行人也。

首言中之景。

云气蒙,故山常澹。

雨湿多,故露难辨。

片片,秋云之状。

萧萧,秋雨之声。

)①江淹诗:“青山澹无姿。

”②邵注谁能数,暗用佛书雨露皆有头数之义。

殊俗状巢居①,层台俯风渚。

佳客适万里②,沉思情延伫③。

挂帆远色外,惊浪满吴楚④。

久阴蛟螭出⑤。

寇盗复几许⑥。

(下乃对雨之怀。

佳客万里,乃层台所遥望者。

挂帆以下,又沉思所计虑者。

《杜臆》:佳客必有所指。

此章,上四句,下八句。

)①《博物志》:南越巢居,北朔穴处。

元稹《通州》诗:平地才应一顷余,阁栏都大似巢居。

自注:巴人都在山陂架木为居,自号阁拦头。

②曹植诗:“之子在万里。

”陆机诗:“沉思钟万里。

”③《离骚》:”结幽兰而延伫。

”④《海赋》:“惊浪雷奔。

”⑤蛟,龙属,无角,似蛇,细颈,颈上有白婴,四脚。

婴,逆鳞也。

螭,似蛟,无角,如龙而黄。

⑥古诗:“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其二空山中宵阴,微冷先枕席①。

回风起清曙②,万象萋已碧③。

落落出岫云④,浑浑倚天石。

日假何道行⑤,雨含长江白。

(次章,对雨而伤戍卒也。

首记峡中秋雨,写阴惨之状。

上四,见自宵及旦。

下四,言云浓雨晦。

)①陶潜诗:“夜中枕席冷。

”②回风,旋转之风。

古诗:“回风动地起。

”③《孝经钩命诀》:“万象咸载。

”④岫,山穴也。

陶潜辞:“云无心而出岫。

”⑤日行有黄道赤道。

连槁荆州船,有士荷戈戟。

南防草镇惨,沾湿赴远役。

群盗下辟山①总戎备强敌②。

水深云光廓③,鸣橹各有适。

(次记雨中征戌,写愁苦之情。

(,) 《杜臆》:草镇,地名,想即黄草峡,前诗云“黄草峡西船不归”,可证。

盖峡酉有乱,总戎调荆兵以防之,故船中军士荷戈冒险而赴远役。

群盗,指小寇言,时又有下辟山者,而总戎止备强敌,不暇及之,故鸣橹各有所适,峡中不能安枕可知已。

)①《唐·地志》:渝州有壁山县。

《宋史》:辟山县,隶重庆府。

疑即此地。

②《吴越春秋》:“强敌之兵日骇。

”③汉昭帝诗:“云光开曙月低河。

”渔艇息悠悠,夷歌负樵客①。

留滞一老翁,书时记朝夕。

(未见渔樵自得,而叹己之留滞也。

首段叙时景,次段述时事,所谓书时也,而朝夕所见,皆记于此矣。

此章,前二段各八句,末段四句收。

)①《蜀都赋》:“陪以白狼,夷歌成章。

”李峤诗:“荒阡下樵客,野猿惊山鸟。

”王嗣奭曰:公《忧旱》诗云:“上天铄金石,群盗乱豺虎。

”今虽得雨而复忧盗,前章忧吴楚之盗,故恐远客难行。

此章忧峡中之盗,故怜士卒劳役耳。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1_43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6946119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