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一作秋霁)

朝代:作者: 杜甫

天水秋云薄,从西万里风。

今朝好晴景,久雨不妨农。

塞柳行疏翠,山梨结小红。

胡笳楼上发,一雁入高空。

注释王洙注一作秋声。

鹤注当是乾元二年秦州作。

《杜臆》:诗云塞柳,乃边上之柳,知此诗作于秦州矣。

顾注楼上,即东楼,与前首同时。

天外秋云薄①,从西万里风。

今朝好晴景,久雨不妨农。

塞柳行疏翠,山梨结小红。

胡笳楼上发,一雁入高空②。

(此喜边塞初晴也。

上四雨后新晴,下四晴时景物。

上是一气说,下是四散说。

西风起,则秋气晴。

不妨农,可收获也。

柳疏梨结,深秋物候。

或翠或红,雨后色新。

末二,当分合看。

前遇晴而倍响,雁因晴而向空,此分说也。

雁在塞外,习听胡笳,今忽闻笳发,而翔入空中,此合说也。

)①晋鼓吹曲:“流光溢天外。

”②梁简文帝诗:“一雁声嘶何处归。

”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5_52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6991382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