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内府殷红马脑碗,婕妤传诏才人索。
碗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师子花。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
其馀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
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注释注释:照夜白:马名。
龙池:在唐宫内。
支遁:东晋名僧,养马数匹,有人说道人养马不清高,答:“贫道爱其神骏。
”此处比喻韦讽极爱曹霸的画马。
“自从献宝朝河宗”:此句意指玄帝已经去世。
金粟堆:玄宗的陵墓,在今陕西省蒲城县东。
简析:此诗是在代宗广德二年作于成都。
时诗人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自有人世沧桑,浮生若梦之感。
因而在诗中明以写马,暗以写人。
写马重在筋骨气概,写人寄托情感抱负。
赞九马图之妙,生今昔之感,字里行间流露作者对先帝忠诚之意。
在章法上错综绝妙。
第一段四句先赞曹氏画技之高超。
第二段八句追叙曹氏应诏画马时所得到荣誉和宠幸。
第三段十句,写九马图之神妙及各马之姿态。
第四段八句是照应第二段“先帝”的伏笔,从而产生今昔迥异之感。
诗以奇妙高远开首,中间翻腾跌宕,又以突兀含蓄收尾。
写骏马极为传神,写情感神游题外,感人至深,兴味隽永。
浦起龙《读杜心解》说:“身历兴衰,感时抚事,惟其胸中有泪,是以言中有物。
”此言极是。
译诗: 开国以来善画鞍马的画家中,画技最精妙传神只数江都王。
曹将军画马出名已有三十载,人间又见古代真正神马“乘黄”。
他曾描绘玄宗先帝的“照夜白”,画得象池龙腾飞十日声如雷。
皇宫内库珍藏的殷红玛瑙盘,婕妤传下御旨才人将它取来。
将军接受赐盘叩拜皇恩回归,轻纨细绮相继赐来快速如飞。
贵戚们谁得到曹将军亲笔迹,谁就觉得府第屏障增加光辉。
当年唐太宗著名宝马“拳毛”。
近代郭子仪家中好驹“狮子花”。
而今新画之中就有这两匹马,使得识马的人久久感慨赞夸。
这都是战骑以一胜万的好马,展开画绢如见奔马扬起风沙。
其余七匹也都是特殊而奇绝,远远看去象寒空中飘动烟雪。
霜蹄骏马蹴踏在长楸大道间,专职马倌和役卒肃立排成列。
可爱的九匹马神姿争俊竞雄,昂首阔视显得高雅深沉稳重。
请问有谁真心喜爱神姿骏马?
后世韦讽前代支遁名传天下。
想当年玄宗皇上巡幸新丰宫,车驾上羽旗拂天浩荡朝向东。
腾飞跳跃精良好马有三万匹,匹匹与画图中马的筋骨雷同。
譬如河宗献宝之后穆王归天,唐玄宗再也不能去射蛟江中。
你没看见金粟堆前松柏林里,良马去尽徒见林鸟啼雨呼风。
----------------------------------------------鹤注诗云“金粟堆”、“龙媒去”,当是葬明皇后作,必广德二年公再到成都时也。
韦讽为阆州录事,讽之居在成都。
《名画记》:曹霸,魏曹髦之后,髦书称于后代,霸在开元中已得名,天宝末每诏写御马及功臣,官至左武卫将军。
朱注曹将军《九马图》,后藏长安薛绍彭家,苏子瞻有赞。
《明皇杂录》:陈义、曹霸等,善绘画,时称神妙。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①。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②。
(首叙曹将军,借江都王作陪。
《杜臆》:江都王后,曹霸齐名,是唐朝百五十年间第二手也。
赞画之妙,至于夺真,此云真乘黄,妙无可加,七字直括全篇矣。
)①孔臧《柳赋》:“固神妙之不如。
”《名画记》:江都王绪,霍王元轨之子,太宗皇帝犹子也,多才艺,善书画,鞍马擅名。
②《竹书纪年》:帝舜元年,出乘黄之马。
《瑞应图》:王者舆服有度,则出乘黄。
董逌画跋:乘黄,状如狐,背有角。
霸所画马来尝如此,特论其神骏耳。
曾貌先帝照夜白①,龙池十日飞霹雳②。
内府殷红玛瑙盘③,婕妤传诏才人索④。
盘赐将军拜舞归⑤,轻纨细绮相追飞⑥。
贵戚权门得笔迹⑦,始觉屏障生光辉⑧。
(此见画之贵重,意在题前。
飞霹雳,言画之灵奇,能感动神物,若随风雨而至也。
《杜臆》:赐盘诏索,正索其貌照夜白也。
下言纨绮追飞,乃权戚求画者,此亦用倒插法。
)①《明皇杂录》:上所乘马有玉花骢、照夜白。
画监曹霸人马图,红衣美髯奚官牵玉面骍,绿衣阉官牵照夜白。
②《长安志》:龙池,在南内南薰殿北、跃龙门南,本是平地,垂拱后因雨水流潦成小池,后又引龙首支渠分溉之,日以滋广,弥亘数顷深至数丈,常有云气,或见黄龙出其中,谓之龙池。
《雍录》:明皇为诸王时故宅,在京城东南角隆庆坊,宅有井,井溢成池。
《公羊传》:“急雷为霹雳。
”注:“雷疾而甚者为震,震与霆皆谓之霹雳。
”③《史记·淮阴侯传》:粮食竭于内府。
《唐书·裴行俭传》:平都支遮匐,获玛瑙盘,广二尺,文彩灿然。
④《唐·百官志》:内官有婕妤九人,正三品。
才人七人,正四品。
《汉书·外戚传》:武帝制婕妤。
颜师古注:婕,言接幸于上。
妤,美称也。
婕音接,妤音余。
⑤《吴越春秋》:采葛妇作诗曰:“群臣拜舞天颜舒。
”⑥刘铄诗:“坐见轻纨缁。
”⑦《汉·息夫躬传》:“躬交游贵戚,趋权门为名。
”陆机表:“事踪笔迹,皆可推校。
”⑧古乐府:“万物生光辉。
”昔日太宗拳毛①,近时郭家狮子花②。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此皆战骑一敌万③,缟素漠漠开风沙④。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杂霞雪⑤。
霜蹄蹴踏长楸间⑥,马官厮养森成列⑦。
(此记九马之图,正写本题。
《杜臆》:拳毛,狮子花,特借名马以形容新图之神骏,非谓摩状二物也。
缟素,指画绢。
开风沙,言势可万里。
杂霞雪,言色兼赤白。
长楸、厮养,画中所列者。
二马七马,用错综叙法。
)①钱笺《长安志》:太宗六骏,刻石于昭陵北阙之下。
五曰拳毛,..平刘黑闼时所乘,有石真容自拔箭处,尝中九箭也。
《金石录》:太宗六马,其一曰拳花,黄马黑喙。
②《杜阳杂编》:代宗自陕还命,以御马九花虬并紫玉鞭辔赐郭子仪。
九花虬,即范阳节度使李怀仙所贡,额高九寸,拳毛如麟。
亦有狮子骢,皆其类。
③《六韬》:以车与骑战,一车当几骑。
④《史记·留侯世家》:“缟素为质。
”⑤唐太宗诗:“寒空碧雾轻。
”⑥《庄子》:“马蹄可以践霜雪。
”《南部赋》:“蹴踏咸阳。
”曹植诗:“走马长楸间。
”注:“古人种楸于道,故曰长楸。
”⑦《汉书·路温舒传》:“愿给厮养。
”韦昭曰:“析薪为厮,炊烹为养。
”《左传》:“不鼓不成列。
”可怜九马争神骏①,顾视清高气深稳②。
借问苦心爱者谁③,后有韦讽前支遁。
(《杜臆》:遁读上声,与稳相叶。
此叙韦录事,又借支遁作陪。
视清高,言昂首。
气深稳,言德良。
)①《世说》:支道林尝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耳。
”②《高士传》:郑朴修道静默,世服其清高。
③古诗:“晨风怀苦心。
”忆昔巡幸新丰宫①,翠华拂天来向东②。
腾骧磊落三万匹③,皆与此图筋骨同④。
自从献宝朝河宗⑤,无复射蛟江水中⑥。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⑦龙媒去尽鸟呼风⑧。
(此从先帝感慨,意在题外。
《杜臆》:就马之盛衰,(,) 想国之盛衰,不胜其痛,而与画马相关在“筋骨同”一句。
翠华向东,谓帝东游。
河神朝献,谓帝西幸。
江不射蛟,时已晏驾也。
此章,四句者两段,八句者两段,十句者一段,凡八转韵。
)①《唐书》:京兆府昭应县,本新丰,有宫在骊山下。
天宝二年分新丰、万年,置会昌县。
七载,省新丰,改会昌为昭应,治温泉宫之西北。
又:王毛仲从帝东封,取牧马数万疋,每色为一队,相间若锦绣。
②《南都赋》:“望翠华之葳蕤。
”《东都赋》:“旌旗拂天。
”③《西京赋》:“乃奋翅而腾骧。
”注:“腾,超也。
骧,驰也。
”《闲居赋》:“磊落蔓衍乎其侧。
”注:“磊落,众多貌。
”萧子显诗:“汉马三万匹。
”④《列子》:伯乐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⑤《穆天子传》:天子西征至阳纡之山,河伯冯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天子沉璧礼焉。
河伯乃与天子披图视典,用观天子之宝器,曰天子之宝。
《玉海》引《水经注》云:玉果、璿玑、烛、银、金膏等物,皆河图所载,河伯所献,穆王视图,乃导以西迈矣。
旧注周穆王自此归而上升,盖以比玄宗之升遐也。
赵次公注朝河宗者,谓河宗朝而献宝也。
⑥《汉武帝纪》:元封五年,自浔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
⑦《旧唐书》:明皇尝至睿宗桥陵,见金粟山冈有龙盘虎踞之势,谓侍臣曰:“吾千秋万岁后,葬此。
”暨升遐,群臣遵先旨葬焉。
《新书》:明皇泰陵,在奉先县东北二十里金粟山,广德元年三月葬泰陵。
⑧《汉·礼乐志》:天马来,龙之媒。
《楚辞》:“尊野莽以呼风。
”陆时雍曰:咏画者多咏真,咏真易而咏画难。
画中见真,真中带画,尤难。
此诗亦可称画笔矣。
“可怜九马”二句,妙得神趣。
胡夏客曰:此歌先言其宠遇,篇中则追述巡幸,俯仰感慨,照应有情,而沉著可味。
张溍曰:杜诗咏一物,必及时事,故能淋漓顿挫。
今人不过就事填写,宜其兴致索然耳。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0_27,唐诗三百首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72088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