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注释其六(1)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2)?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3)。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4)。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5)。
[注释](1)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愤怒的口吻斥责了是非不分。
善恶不辨的黑暗现实,并决心追随商山四皓,隐居世外。
(2)行止:行为举止。
端:种,类。
(3)苟:如果。
相形:互相比较。
雷同:人云亦云,相同。
《礼记曲礼上》:“毋剿说,毋雷同。
”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
”《楚辞?九辩》:“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昧!
”毁誉:诋毁与称誉。
(4)三季;
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
达士:贤达之人。
尔:那样。
(5)咄咄(duō多):惊怪声。
俗中愚:世俗中的愚蠢者。
黄绮:夏黄公与绮里,代指“商山四皓”。
见《赠羊长史》注(9)。
[译文]行为举止千万种,谁是谁非无人晓。
是非如果相比较,毁誉皆同坏与好。
夏商周未多此事,贤士不曾随风倒。
世俗愚者莫惊叹,且隐商山随四皓。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85285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