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十一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後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注释其十一(1)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2)。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3)。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4)。

死去何所知?

称心固为好(5)。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6)。

裸葬何足恶?

人当解意表(7)。

[注释](1)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与处世态度。

诗人认为,那种为追求身后的名声而固穷守节、苦己身心的行为是不值得的;

同样,那种为希望能得长寿而认真保养贵体的行为也是不值得的。

人死之后,不但贵体消亡,而且神魂灭寂,一无所知。

所以诗人主张人生当称心适意、逍遥自任,不必有所顾忌,亦不必有所追求。

(2)颜生:即颜回,字子渊,春秋时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称为仁:被称为仁者;

以仁德而著称。

《论语?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孔子家语》:“回之德行著名,孔子称其仁焉。

”荣公:即荣启期,春秋时隐士。

见本组诗第二首注(4)。

有道:指荣启期能安贫自乐。

《列子?天瑞》:“孔子问(荣启期)曰:‘先生所以乐,何也?

’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得为人,一乐也;

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男为贵,吾得为男矣,是二乐也;

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

贫者,士之常也;

死者,人之终也。

处常得终,当何优哉!

’”(3)屡空:指颜回生活贫困,食用经常空乏。

《论语?先进》:“子曰:回也其庶乎?

屡空。

”不获年:不得长寿。

指颜回短命早死。

《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

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回年二十九,发尽白。

蚤(早)死。

”据《孔子家语》等书记载,颜回死时年仅三十一。

长饥至于老:指荣启期长期穷困挨饿,直到老死。

(4)枯槁:本指草木枯萎,这里指贫困憔悴。

(5)称(chèn 趁)心:恰合心愿。

固:必。

《公羊传?襄公二十七 年:“女(汝)能固纳公乎?

”(6)客:用人生如寄、似过客之意,代指短暂的人生。

《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人生寄一世,奄忽若瓤尘。

”又《驱车上东门》:“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又《青青陵上柏》:“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李善注:“老莱子曰:人生于天地之间,寄也。

寄者固归。

列子曰: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

《韩诗外传》曰:枯鱼衔索,几何不蠹?

二亲之寿,忽如过客。

”养:保养。

千金躯:犹贵体,贵如千金的身体。

化:指死。

宝:指荣名。

《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7)裸葬:裸体埋葬。

《汉书?杨王孙传》载,杨王孙病危时嘱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

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

”恶:不好。

意表:言意之外的真意,即杨王孙所说的“以反吾真”的“真”。

[译文]人称颜回是仁者,又说荣公有道心。

颜回穷困且短命,荣公挨饿至终身。

虽然留下身后名,一生憔悴甚清贫。

人死之后无所知,称心生前当自任。

短暂人生虽保养,身死荣名皆不存。

裸葬又有何不好?

返归自然才是真。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8528856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