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一作翦羽)

朝代:作者: 杜甫

鹦鹉含愁思,聪明忆别离。

翠衿浑短尽,红觜漫多知。

未有开笼日,空残旧宿枝。

世人怜复损,何用羽毛奇。

注释此下八章,乃杂咏物类,盖即所见以寓意也。

鹤注此诗句句含不遇之意,盖托以自况。

梁权道编在大历元年夔州诗内,近之。

《明皇杂录》:开元中,岭南献白鹦鹉,养之宫中,岁久颇聪慧,洞晓言词,上及贵妃皆呼为雪衣娘,有鹰搏之而毙,遂瘗苑中,呼为鹦鹉冢。

今详诗意,乃泛咏鹦鹉,与彼无涉。

鹦鹉含愁思,聪明忆别离。

翠衿浑短尽,红嘴漫多知。

未有开笼日,空残旧宿枝①。

世人怜复损,何用羽毛奇?

(咏鹦鹉,有离乡之感。

鹦鹉而含愁思者,以聪明能忆别高也,二句提纲。

翠衿短,伤其貌悴。

红嘴多,惜其空言。

未开笼,苦于拘束。

残旧枝,悯其远离。

句句说别离、句句说愁思,句句皆聪明中所自晓者。

末又写出所以别离之故,感慨深矣。

顾注此诗拈出含愁思三字,代为鹦鹉写意。

八句反覆宛转,盖亦伤受制于人,不能自展其奇也。

朱鹤龄曰:此诗似隐括称衡赋中语。

聪明,则“性慧辩而能言,才聪明以识机”也。

别离,则“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也。

翠衿、红嘴,则“绀趾丹嘴,绿衣翠衿”也。

浑欲短,则“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也。

漫多知,则“岂言论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也。

未有开笼日,则“闭以雕笼,剪其翅羽”也。

空残宿旧枝,则“想昆山之高峻,思邓林之扶疏”也。

末句羽毛奇,则“虽同俗于羽毛,故殊志而异心”也。

)①残,余也。

顾宸曰:此分明有才人失路,托身异族之感,如魏武之于杨修,隋炀之于薛道衡,皆所谓“怜复损”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30_17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8805524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