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元贞元年九月初五日

朝代:作者: 卢挚 体裁:

青女飞来汗漫游。

素娥相赏玉为舟。

三千年也蟠桃熟,万岁山高锦树秋。

开寿域,望神州。

日华云影思悠悠。

愿将江汉清风颂,镌向崧崖最上拍塞车箱满载书。

梁鸿元与世相疏。

只缘携手成归计,不恨埋头屈壮图。

苍玉研,古铜壶。

坐看儿辈了耕锄。

年年此日如川酒,千尺青松尽未少日骊驹白玉珂。

灵砂犀角费频磨。

西城灯火长安梦,满意春风似两坡。

流素月,澹秋河。

百年狂兴一声歌。

醉归扶路人应笑,头上花枝柰老著意寻春苦未迟。

无情风雨妒芳期。

青楼天远无书到,绣被寒多只梦知。

云澹泞,月低迷。

洛阳山色见愁眉。

何时重解香罗带,细看春风玉一复幕重帘锦作天。

金荷银烛夜如年。

汉皋解佩终疑梦,缑岭吹笙恰是仙。

花一梦,柳三眠。

春风无意惜芳妍。

罗裙细看轻盈态,元在腰肢婀娜八茧吴蚕剩欲眠。

东西荷叶两相怜。

一江春水何年尽,万古清光此夜圆。

花烂锦,柳烘烟。

韶华满意与欢缘。

不应寂寞求凰意,长对秋风泣断好梦初惊百感新。

谁家歌管隔墙闻。

残灯收罢空明月,腊雪消融更暮云。

莺有伴,雁离群。

西窗寂寞酒微醺。

春寒留得梅花在,剩为何郎瘦几短发如霜久已拚。

无冠可挂更须弹。

初闻古寺多伥鬼,又说层冰有热官。

闲处坐,静中看。

时情天意酒杯干。

篱边老却陶潜菊,一夜西风一夜华表归来老令威。

头皮留在姓名非。

旧时逆旅黄梁饭,今日田家白板扉。

沽酒市,钓鱼矶。

爱闲真与世相违。

墓头不要征西字,元是中原一布抛却浮名恰到闲。

却因猥懒得颟顸。

从教道士夸悬解,未信禅和会热谩。

山院静,草堂宽。

一壶浊酒两蒲团。

题诗寄与王夫子,乘兴时来看药自在晴云覆苑墙。

徘徊明月驻清光。

已看红袖沾芳酒,犹认宫螺映绮窗。

金翡翠,绣鸳鸯。

春风花暖柳绵香。

殷勤未数闲情赋,不愿将身作枕枕上清风午梦残。

华胥东望海漫漫。

湖山似要闲身管,花柳难将病眼看。

三径在,一枝安。

小斋容膝有馀宽。

鹿裘孤坐千峰雪,耐与青松老岁十步宫香出绣帘。

恼人帘底月纤纤。

五花骄马垂杨渡,孤负仙郎侧帽檐。

秋澹澹,酒厌厌。

新诗和恨入香奁。

相思恰似鸳鸯锦,一夜新凉一夜澹澹青灯细细香。

四更人语在幽窗。

西风数点迎秋雨,六尺芙蓉满意凉。

秦树远,楚天长。

绿娇红小负年芳。

鸳鸯莫道无离恨,锁向金笼恰是百啭娇莺出画笼。

一双蝴蝶芳丛。

葱茏花透纤纤月,暗澹香摇细细风。

情不尽,梦还空。

欢缘心事泪痕中。

长安西望肠堪断,雾阁云窗又几八月芦沟风路清。

短衣孤剑此飘零。

苍龙双关平生恨,只有西山满意青。

尘扰扰,雁冥冥。

因君南望涌金亭。

还家胜买宜城酒,醉尽梅花不要玉立芙蓉镜里看。

铅红无地著边鸾。

半衾幽梦香初散,满纸春心墨未乾。

深院落,曲阑干。

旧欢新恨苎衣宽。

几时忘得分携处,黄叶疏云渭水身外虚名一羽轻。

封侯何必胜躬耕。

田园活计浑闲在,诗酒风流属老成。

三会水,半山亭。

村村花柳自升平。

锦城未比还家好,何处而今有锦饮量平常发兴偏。

留连光景惜欢缘。

悲慨慷人争和,醉墨淋漓自笑颠。

麟阁画,祖生鞭。

拍浮多负酒家钱。

老来事事消磨尽,只有尊前似少年一日春光一日深。

眼看芳树绿成阴。

娉婷卢女娇无柰,流落秋娘瘦不禁。

霜塞阔,海烟沈。

燕鸿何地更相寻。

早教会得琴心了,醉尽长门买赋万古寒光太白精。

直宜分作两郎星。

不*安得难兄弟,先后尧*三荚生。

霜月冷,斗杓横。

老人今夜亦齐明。

他年莫作郎星看,两两*躔拱太寿菊才开***。

秋光着意主人家。

清香未许人间识,先占重阳***。

儿绶绿,母金花。

斑衣庭下乐无涯。

要知他日中书考,细步**堤上颜色如花画不成。

命如叶薄可怜生。

浮萍自合无根蒂,杨柳谁教管送迎。

云聚散,月亏盈。

海枯石烂古今情。

鸳鸯只影江南岸,肠断枯荷夜雨声。

注释注释:“薄命妾”即“妾薄命 ”,乐府杂曲歌辞名,见《乐府诗集》卷六十二 。

曲名本于《汉书·外戚传》孝成许皇后疏“妾薄命 ,端遇竟宁前”(竟宁,汉元年号 )。

李白等曾用这个乐府旧题写过乐府诗,咏叹封建社会妇女的不幸。

元遗山取乐府旧题之意,谱入《 鹧鸪天 》词,也表现了同样的主题。

词中首先用“如花”写女性的颜色”美,而以“画不成”加以强调和补充描绘“ 美 ”的程度。

作者在略一交代“颜色”之后,即以逆笔用比喻的手法,一连三句描述这女性的“薄命,三句三个层次。

“命如叶薄可怜生,”总写薄命 ,用“如叶”形容其薄,扣题。

因其命薄,所以可怜,“生”,语助词。

三四两句,分别从两个方面写其“ 薄命”,第三句,再取“浮萍”作比,写身如飘萍 。

“无根蒂”,即生活无定,且毫无社会地位,“自合 ”,是说命运注定,语似平常,而作者对这种命运愤懑之情,却暗含其中。

第四句又取“杨柳”作比,写其送往迎来的身世。

杨柳是离别的象征,故人折柳赠别。

杨柳还有“迎来”的一面,这一句,意在显示这女性的身世 ,从以杨柳喻其送往迎来的特质看,她可能是个妓女,这与上句的“无根蒂”正好相合。

词人把这位女性推到如此地步,正是为了极写其“薄命”。

“谁教”一词,用得很好,它既表现了这女性对自己“薄命”身世的哀怨,同时也表现了她的觉醒 ,这自然也是作者的觉醒 。

其思想感情较上句的“自合”显然浓烈而明朗得多了。

下片后三句转入抒情。

言这女性命虽薄,而情却深。

“海枯石烂”,即言其情深而执着。

但是,由于命运不好,不得与心目中的情人团聚,如同鸳鸯不能成对,孤身只影,凄然于“ 江南岸”。

这里也是再次写她的薄命。

是极痛苦悲惨的 ,故结句乃有“ 肠断枯荷夜雨声”之说。

这一句是就前句意思加以渲染烘托。

夜雨淅沥,敲打着枯荷,形成了一种极为凄凉的境界,身在其境的“鸳鸯只影 ”,怎么能不“肠断”呢”这一句,绘形绘声,再次为薄命人的悲惨遭遇传神写照。

这首词,几乎句句运用比喻,把“薄命”这样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写得有形有色,化抽象的意识为具体的形象,这是本词用笔的高招。

另外,这首词似有其寄托意义,寓有作者的自我身世之感。

从“鸳鸯只影江南岸”看,此词似作于词人南渡之后,时值金朝垂危,国运和词人命运皆如飘萍。

作者思国念家,情缘不断 ,正是词中所说的“海枯石烂古今情”。

从这种观点出发,我们对元遗山的这首词,似应当透过其表面形象,深入认识其寄托意义。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8815294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