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二首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绝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注释鲍钦止曰:此为吐蕃入寇而作。

旧注谓禄山河北事,非也。

黄鹤依此编在广德二年。

黄河北岸海西军①,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②。

(此叹当时戍兵其众,不能制吐蕃之横行。

铁马,指胡骑。

)①朱注河水经自于阗、疏勒而东,径金城允吾县北。

郦道元云:王莽之西海也,莽纳西零之献以为西海郡,治此城。

阚駰曰:县西有卑禾羌海,世谓之青海,唐时其城陷于吐蕃,故此云海西军。

或引史宝应元年回纥可汗屯河北,雍王率僚属往见之以证此诗,不知回纥地直朔方,不得云海西军也。

鲍钦止注指吐蕃入寇。

仍以此说为正。

②《晋中兴书》:冉闵杀石鉴及诸番,于时高鼻多须者无不滥死。

李陵《报苏武书》:“吟啸成群,听之不觉泪下。

”其二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①。

(此叹蜀人迫于军饷,故愿太平以纾民困。

指塞外之黄河,故云南岸是。

唐运道之黄河在于中州。

《杜诗博议》:唐运道俱仰黄河,独蜀僻在西南,河漕不通,西山三城粮运屡绝,故有供给无粟之叹。

此亦为吐蕃入寇而作。

)①赵注弃金玉,言毋奢侈,如传言不宝金玉之义。

扬旗原注:二年夏六月,成都尹严公置酒公堂,观骑士,试新旗帜。

鹤注当是广德二年夏在幕府中作。

吐著陷松、维、保三州,在去年十二月。

《后汉·陈蕃传》:扬旗曜武。

江风飒长夏①,府中有余清。

我公会宾客,肃肃有异声②。

初筵阅军装③罗列照广庭④。

庭空六马人⑤,駊駊扬旗旌⑥。

(首叙严公会客观旗。

异声,(,) 谓治军有名。

)①沈佺期诗:“坐看长夏晚。

”②陶潜诗:“肃肃其风。

”③《诗》:“宾之初筵。

”④古诗:“罗列自成行。

”何敬祖诗:“广庭发晖素。

”⑤《书》:“凛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节度使何以有六马,前《冬狩行》云“使君五马一马骢”,亦是一证。

按《毛诗》:“良马六之。

”则大夫亦可言六马矣。

《韩非子》:夫猎者托车舆之安,用六马之足。

⑥《说文》:“駊駊,马摇头也。

”《甘泉赋》:“崇丘陵之駊駊兮。

”回回偃飞盖①,熠熠迸流星②。

来冲风飙急,去擘山岳倾。

材归俯身尽③,..妙取略地平④,虹蜺就掌握⑤,舒卷随人轻⑥。

(此备写扬旗之状。

吴论:其回转处如飞盖偃仰,其飘忽处如流星迸落,其乍来也如风驰之急,其倏倒也如山势之倾。

言其奇妙则马上俯身,而旗尾略地;

言其轻捷如虹蜺在握,而舒卷随人。

)①刘桢诗:“回回目昏乱。

”曹植诗:“飞盖相追随。

”②张华诗:“熠熠宵流。

”《羽猎赋》:“曳彗星之飞旗。

”石苞书:“旌旗流星。

”③曹植诗:“俯身散马蹄。

”④《汉书》:“无战而略地。

”傅玄《西都赋》:“奏新声,理秘舞。

飙回风,转流采。

”《记》:“总干而山立。

”⑤《羽猎赋》:“虹蜺为缳。

”注:“缳,旗上系也。

”掌握,见下章。

⑥江总《陈宣帝哀策文》:“曳蛇旗之舒卷。

”三州陷犬戎①,但见西岭青。

公来练猛士②,欲夺天边城。

此堂不易升③,..庸蜀日已宁④。

吾徒且加餐⑤,休适蛮与荆⑥。

(未望严公恢境安民。

鹤曰:练士夺城谓欲攻吐善,是年九月.武果败之。

“此堂不易升”,言任大责重也。

庸蜀日宁,则克胜此任矣。

此章三段,各八句。

)①柳芳《唐历》:广德元年,运粮绝,吐蕃陷松、维、保三州。

《周语》:“穆王将征犬戎。

”②《大风歌》:“安得猛土兮守四方。

”③相如《琴歌》:“何悟今夕兮升斯堂。

”④《牧誓》:“及庸蜀羌夔。

”《十道志》:夔州,古庸国。

又《公孙述传》:王岑杀王莽庸部牧,以应宗成。

注:王莽改益州为庸部。

⑤古诗:“上言加餐饭。

”⑥王粲《七哀》诗:“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

”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8_45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8943907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