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行

朝代:作者: 孟宾于 体裁: 乐府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蹋烂麦青春。

注释注释:《公子行》,是唐代专写纨绔子弟浮华生活的诗题。

这首是揭露贵家公子在春游中,纵马踏坏麦苗的恶劣行为。

首二句描写贵公子穿上比彩霞还鲜亮的锦衣,一大早就兴致勃勃地骑马去野外春游。

字里行间明显地透露出其人的豪华与权势。

诗人运用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以彩霞失色来反衬“锦衣”的华丽,可见其家世之贵显,生活之豪奢了。

“锦衣红夺”,一个“夺”字,表现出锦衣色彩的鲜艳。

后两句即紧切公子的身份来揭露其骄纵行为。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骄骢”,是骄纵不驯的马。

“骄”,指马骄,亦指人骄。

一个“不识”,一个“骄骢”,活画出了愚蠢而又骄横的权豪子弟的丑恶形象。

唐末颜仁郁的《农家》诗写道:“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不识农家苦”的正是那些游手好闲的贵族子弟。

他们过的是锦衣玉食的寄生生活,哪里懂得农民的辛苦和稼穑的艰难,所以他们只顾在田野上纵马狂奔,兜风赏景,全然不顾地里的庄稼,把踩烂麦苗视作儿戏。

“不识农夫辛苦力”,这句诗看似平平,其实,这正是剥削阶级轻视劳动人民的表现。

诗句非常切合贵族子弟的身份特点,也很能发人深思。

唐末五代时期,统治者极其荒淫腐朽,娇惯子女的现象极为严重。

据说诗僧贯休曾当着蜀主王建及其大臣的面,讽刺王孙公子“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

”(《少年行》)孟宾于的这首《公子行》,则是从另一个侧面鞭挞了他们为害农民的行为。

在艺术方面,这首诗也有一些值得称道的地方。

踩坏麦苗,看来是寻常的事情。

但这里所反映的并不是一般无意中踩着庄稼,而是贵族子弟随意践踏民田的行为。

诗人将“踏烂麦青青”放在权豪子弟放荡游乐的背景上来表现,其害民的性质就愈加昭彰,揭露也更显得鞭辟入里。

这诗前面以火红的彩霞、明媚的春光描绘了一幅春景图画;

后面勾画的则是一片马蹄踏过麦田、青青的麦苗被踩烂的残破景象。

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彩霞春光的映衬下,后面的残破景象更显得伤心惨目。

这种鲜明对比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无形中会激起读者对贵族少爷的憎恶和愤慨。

(阎昭典)出处全唐诗:卷740-3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915826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