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配极玄都閟,凭虚禁御长。
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
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
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
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
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
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
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
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
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
翠柏深留景,红梨迥得霜。
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
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
谷神如不死,养拙更何乡。
注释鹤注天宝二年三月壬子,亲祀玄元庙,改西京玄元庙为太清宫,东京庙为太微宫,天下为紫微宫。
据旧史改庙为宫,已在二年,题曰玄元皇帝庙,仍旧称也。
五圣联龙衮,是天宝八载闰六月事,题云《冬日》,当是其冬作。
盖天宝九载,公归长安,进《三大礼赋》,不在洛阳矣。
朱注此诗所咏,即太微宫也。
作于加谥五圣之后,当在八载之冬。
封演《见闻记》:高祖武德三年,晋州人吉善行,于羊角山见白衣老父,呼谓曰:“为吾语唐天子,吾是老君,即汝祖也,今年无贼,天下太平。
”高祖即遣使致祭,立庙其地。
《唐书》:高宗乾封元年,幸毫州,诣老君庙,追尊为玄元皇帝。
开元二十九年,制两京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
天宝元年,陈王府参军田同秀上书:玄元皇帝降于丹风门之通衙,告锡灵符在尹喜故宅。
上遣使就函谷关尹喜台西,发得之,乃置玄元庙于大宁坊,东都于积善坊临淄旧邸,亲享新庙。
配极玄都閟①,凭高禁篽长②。
守桃严具礼③,掌节镇非常④。
碧瓦初寒外⑤,金茎一气旁⑥。
山河扶绣户⑦,日月近雕梁⑧(首段,记庙制之尊严。
赵曰:庙在洛城北,故云配极。
洙曰:庙在北邙山,故云凭高。
赵曰:尊老君为圣祖,故谓守祧。
符验以备非常,故得掌节。
碧瓦外覆,寒气先侵矣。
金茎旁列,一气上通矣。
山河拱户,形其雄壮。
日月近梁,状其高华。
)①《史记》:始皇为极庙,象天极。
《索隐》曰:“为宫庙象天极,故曰极庙。
”李峤诗:“配极光辉远”。
康骈《剧谈录》:东都北邙山,有玄元观,南有老君庙,台展高敞,下瞰伊洛。
《道藏》:道君处大玄都,坐高盖天。
《云笈七签·三洞经》:玄都上有九曲峻赠凤台琼房玉室,处于九天之上,玉京之阳。
张正见诗:“玄都府内驾青牛。
”《诗》:“閟宫有洫。
”注:“閟,深闭也。
”②王僧孺诗:“凭高且一望。
”《羽猎赋》:“禁御所营。
”《汉纪注》:“篽者,禁苑之遮卫也。
”《后汉纪注》:“折竹以绳悬连之,使人不得往来。
”今作籞。
③《周礼》:“守祧,掌守先王先公之庙祧。
”注:“迁主所藏曰祧”。
《唐书》:老君庙置令丞各一员。
《史记》:萧何曰:“王若欲拜大将,具礼乃可。
”此借用字。
④《周礼》:掌节,掌守邦节而辩其用。
注:“节,犹信也,行者所执之信。
”《史记》:“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亦借用字。
⑤刘陶駼诗:“缥碧以为瓦”。
碧瓦,琉璃瓦也。
谢灵运《燕歌行》:“孟冬初寒节气成”。
⑥《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
”注:“金茎,铜柱也。
”《郊祀志》:“汉武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
朱注《曹子建集》:明帝诏有司铸铜,建承露盘于芳林园,茎长十二丈,大十围,使植作颂铭,则洛城金茎固有之矣。
《庄子》:“通天下一气耳。
”《西征赋》:“化一气而甄三才。
”⑦陈后主诗:“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舞影赋》:“耀金波兮绣户。
”⑧檀约《阳春歌》:“白日映雕梁。
”仙李蟠根大①,猗兰奕叶光②。
世家遗旧史③,道德付今王④。
(此推言庙祀之由。
唐奉老君为圣祖,故言很大而叶盛。
《史记》不载于世家,故云“遗旧史”。
明皇尝注《道德经》,故云“付今王”。
)①《申仙传》: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
”《老子内传》: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其母见日精下落如流星,飞入口中,因有娠。
七十二岁,于陈涡水李树下,剖左掖而生。
《述异记》:中山有缥李大如拳者,呼为仙李。
又云:濑乡老子祠有红缥李,一李二色。
唐太宗《探得李》诗云:“盘根植瀛诸,交于倚天舒。
”庾信《老子庙》诗:“盘根占树底。
”②《汉武故事》: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于猗兰殿。
先是景帝坐崇芳阁,见赤气如林,来蔽户牖,乃改阁为椅兰殿。
钱笺以”倚兰”对“仙李”,亦以汉武比玄宗也。
曹植《王仲宣诔》:“伊昔显考,奕叶佐时。
”注:“奕,不绝之称。
”③《唐会要》:开元二十三年,敕升老子、庄子为列传首,居伯夷之上。
《西京赋》:“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
”④《史记》: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
封演《闻见记》:开无二十一年,明皇亲注《道德经》,令学者习之。
《书》:“今王嗣有令绪。
”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①。
森罗移地轴②。
妙绝动宫墙②。
五圣联龙衮④,千官列雁行⑤。
冕旒俱秀发⑥,旌筛尽飞扬⑦。
(此记绘画之精工。
移地轴,言山水逼真。
动宫墙,言殿宇生色。
冕旒承龙衮,从衣及冠也。
旌筛承千官,由扈从及仪仗也。
)①原注:庙有吴道子画《五圣图》。
朱景玄《名画录》:吴道玄,字道子,东京阳翟人。
明皇知其名,召入内供奉。
吴生凡画人物、佛像、神鬼、禽兽。
山水、台殿、草木,皆冠绝于世,国朝第一。
《历代名画录》:吴道子学书不成。
因工画。
张怀瓘每云:“吴生之画,下笔有神,是张僧繇后身。
”官至宁王友。
孔融《与曹操书》:“今之年,喜谤前辈。
《东京赋》:“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
”曹植诗:“常得擅此场”。
黄山谷云:“能干前辈中檀场,不独争长时辈也。
”②《肇论》:“万象森罗。
”《海赋》:“地轴挺拔而争回”。
《春秋元命苞》:“地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
”③《续晋阳秋》:顾恺之尤好丹青,妙绝于时。
应琚诗:“侈靡在宫墙。
”④《通鉴》:天宝八载六月,上以符瑞相继,皆祖宗休烈,上高祖谥曰神尧大圣皇帝,太宗谥曰文武大圣皇帝,高宗溢曰天皇大圣皇帝,中宗谥曰孝和大圣皇帝,睿宗谥曰玄贞大圣皇帝。
康骈《剧谈录》:玄元观壁上有吴道子画五圣真容及《老子化胡经》事,丹青绝妙,古今无比。
《淮南子》:“此五圣者,天下之盛王。
”《礼器》:“天子龙衮”。
⑤《荀子》:“天子千官”。
《记》:“兄之齿雁行”。
⑥又:“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
”沈佺期诗:“朝光映冕旒”。
《蜀都赋》:“王褒..晔而秀发”。
⑦孔德璋诗:“风交旌旆扬。
”汉高帝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翠柏深留景①,红梨迥得霜②。
风筝吹玉柱③,露井冻银床④。
(此兼叙冬日之景。
柏耐寒而色留,梨得霜而叶落,吹玉柱,风冽檐前。
冻银床,冰凝井干也。
)①《水经注》:“翠柏荫峰。
”谢朓《松赋》:“怀风音而送声,当月路而留景。
”②庾肩吾诗:“梨红大谷晚。
”③郭知达注风筝,谓挂筝于风际,风至则鸣也。
杨慎《丹铅录》:古人殿阁檐棱间,有风琴、风筝,皆因风动成音,自叶宫商。
或曰风筝,檐铃也,俗谓呼风马儿。
朱注唐人有风筝诗,前说是。
李白诗:“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
”柳恽诗:“秋风吹玉柱。
”袁淑《正情赋》:“陈王柱之呜筝。
”④赵曰:露井,露地之井。
古乐府:“桃生露井上。
”乐府《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绥汲寒浆。
”庾肩吾诗:“银床落井桐。
”朱注旧以银床为井栏。
《名义考》:“银床乃辘轮架,非井栏也。
”身退卑周室①,经传拱汉皇②。
谷神如不死③,养拙更何乡④。
(末乃追论老子,以见渎祀之不经。
身退二句,言人往而道存。
谷神二句,言神藏而迹隐。
结含讽意。
此章起首、中间各八句,前后三段各四句。
)①《老子道德经》:“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列仙传》:老子生于殷时,为周柱下史,转为守藏史。
积八百余年,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而去,入大秦。
《孔丛子》:“今周室卑微。
”②《高士传》:“经传世国。
”《老氏圣纪图》:河上公授汉文帝道德二经旨奥,帝斋戒受之。
《神仙传》:汉孝景读《老子经》,有所不解,以问河上公,公乃授素书二卷。
拱汉皇,谓端拱,而受此书。
③《老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按:谷神,谓身中空窍处有元神也,即丹田之说。
故庾信诗云:“虚无养谷神。
”旧解谷为养,则谷神上不当更加养字矣。
④潘岳《闲居赋》:“仰众妙而绝思,终优游以养拙。
”《庄子》:“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
”钱谦益《笺》曰:唐自追祖老子,见像降符,告者不一。
玄宗骂信而崇事之,公作此诗以讽谏也。
配极四句,言玄元庙用宗庙之礼,为诬其祖也。
碧瓦四句,言宫殿壮丽逾制,为非礼也。
仙李蟠根、猗兰奕叶,言神尧以下,圣子神孙,仙源积庆,何取乎玄元而追之为祖乎?
“世家遗旧史”,言太史公已不列世家,其在唐世,何谱牒之可据耶?
“道德付今王”,言明皇虽尊信其教,然未能深知道德之意。
皆微词也。
画手八句,言画图近于儿戏。
翠柏四句,叙冬日庙中景象。
末四句,总括一篇大旨。
老子见周德之衰,则引身去之,今安肯非时而出耶?
且言汉文恭俭醇厚,深得五千言之旨,故经传致垂拱之治,今之崇尚,则异是矣,亦申明“道德付今王”之意也。
老子之学,归本于谷神不死,为天地根,假令长生驻世,亦当藏名养拙于无何有之乡,岂其凭人降形,炫耀光景,以博后人之崇奉乎?
此诗虽极意讽谏,而铺张盛丽,语意浑然,所谓“言之无罪,闻之足戒”者也。
张表臣《珊瑚钩诗话》:陈无已先生语余曰:“今人爱少陵诗,一句之内,至窃取数字以仿像之,非善学者。
学诗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
”予曰:“如何等是?
”曰:“《冬日谒玄元皇帝庙》诗,叙述功德,反覆伸意,事核而理长。
《阆中歌》,辞致峭丽,语脉新奇,句清而体好。
兹非立格之妙乎?
《江汉》诗言,乾坤之大,腐儒无所寄其身。
《缚鸡行》言鸡虫得失,不如两忘而寓于道。
兹非命意之深乎?
《赠希鲁》云“轻身一鸟过”,力在一过字。
《徐步》诗云:“花蕊上蜂须”,力在一上字。
兹非用字之精乎?
学者体其格,高其意,练其字,则自然有合矣,何必规规然仿像之乎。
”汪道昆曰:唐尊老子为圣祖,故曰盘根,曰奕叶,曰挑,曰节,皆以祖庙事言。
诗句清丽奇伟,势欲飞动,可与吴生画手,并绝古今。
毛先舒曰:此篇钱氏以为皆属讽刺,不知诗人忠厚为心,况于子姜耶。
即如明皇失德致乱,子美于《洞房》、《宿昔》诸作,及《千秋节有感》二首,何等含蓄温和。
况玄元致祭立庙,起于唐高祖,历世沿记,不始明皇,在洛城庙中,又五圣并列,臣子入谒,宜何如肃将者。
且子美后来献《三大礼赋》,其《朝献太清宫》,即老子庙也。
赋中竭力铺扬,若先刺后颂,则自相矛盾亦甚矣,子美必不出此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4_1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32715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