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思

朝代:作者: 李商隐 体裁: 五律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注释注释:南陵:今安徽省南陵县。

简析:客中寂寞,更加想念亲友,这本是一种共同的感情。

怀疑对方将自己忘了,则写得对友情的执着更深了一层。

----------------------------------这是写诗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思。

首联写愁思产生的环境。

访客已经离去,池水涨平了栏槛,知了停止噪鸣,清露挂满树枝,好一幅水亭秋夜的清凉图景!

但是,诗句的胜处不光在于写景真切,它还细致地传达出诗人心理感受的微妙变化。

如“客去”与“波平槛”,本来是互不相关的两件事,为什么要连在一起叙述呢?

细细推敲,大有道理。

大凡人在热闹之中,是不会去注意夜晚池塘涨水这类细节的。

只有当客人告退、孤身独坐时,才会突然发现:哟,怎么不知不觉间面前的水波已涨得这么高了!

同样,鸣蝉与滴露也是生活里的常事,也只有在陡然清静下来心绪无聊时,才会觉察到现象的变化。

所以,这联写景实际上反映了诗人由闹至静后的特殊心境,为引起愁思作了铺垫。

第二联开始,诗人的笔触由“凉”转入“思”。

永怀,即长想。

此节,此刻。

移时,历时、经时。

诗人的身影久久倚立在水亭栏柱之间,他凝神长想,思潮起伏。

读者虽还不知道他想的什么,但已经感染到那种愁思绵绵的悲凉情味。

诗篇后半进入所思的内容。

北斗星,因为它屹立天极,众星围绕转动,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这里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

兼春,即兼年,两年。

南陵,今安徽繁昌县,唐时属宣州。

寓,托。

两句意思是:离开长安已有两个年头,滞留远方未归;

而托去南陵传信的使者,又迟迟不带回期待的消息。

处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无怪乎诗人要产生被弃置天涯、零丁无告的感觉,屡屡借梦境占卜吉凶,甚至猜疑所联系的对方有了新结识的朋友而不念旧交了。

由于写作背景难以考定,诗中所叙情事不很了了。

但我们知道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在朝只做过短短两任小官,其余时间都漂泊异乡,寄人幕下。

这首诗大约写在又一次飘零途中,缅怀长安而不得归,寻找新的出路又没有结果,素抱难展,托身无地,只有归结于悲愁抑郁的情思。

“凉思”一题,语意双关:既指“思”由“凉”生,也意味着思绪悲凉。

按照这样的理解,“凉”和“思”又是通篇融贯为一体的。

此诗抒情采用直写胸臆的方式,不象作者一般诗作那样婉曲见意,但倾吐胸怀仍有宛转含蓄之处,并非一泻无余。

语言风格疏郎清淡,不假雕饰,也有别于李商隐一贯的精工典丽的作风,正适合于表现那种凄冷萧瑟的情怀。

大作家善于随物赋形,不受一种固定风格的拘限,于此可见一斑。

(陈伯海)出处唐诗三百首全唐诗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3340648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