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段生
与子骨肉亲,愿言长相随。
况离父母傍,从我学书诗。
同在道路间,讲论亦未亏。
为文于我前,日夕生光仪。
行役多疾疚,赖此相扶持。
贫贱事难拘,今日有别离。
我去秦城中,子留汴水湄。
离情两飘断,不异风中丝。
幼年独为客,举动难得宜。
努力自修励,常如见我时。
送我登山冈,再拜问还期。
还期在新年,勿怨欢会迟。
注释别段生(1)与子骨肉亲,愿其长相随(2)。
况离父母傍,从我学书诗。
同在道路间,讲论亦未窥(3)。
为文于我前,日夕生光仪(4)。
行役多疾(5),赖此相扶持。
贫贱事俱难(6),今日有别离。
我去秦城中(7),子留汴水湄。
离情两飘断,岂异风中丝(8)?
幼年独为客,举动难为宜(9)。
努力自修励,长如见我时(10)。
我时登山冈,再揖问还期(11)。
还期在新年,勿怨欢会迟(12)。
校注:(1)罗谱系于德宗贞元十四年(七九八),时张籍举进士后,赴京师,有诗赠段生。
(2)其,《全唐诗》卷三八三作:「言」。
按:作「其」是。
此谓段生与己情同骨肉,愿得长相左右。
(3)窥,《全唐诗》卷三八三作:「亏」。
按:作「亏」是。
按:玩诗意,段生为后辈,从学于张籍。
(4)按:此谓段生文采日进,威仪光烨。
(5),《全唐诗》卷三八三作:「疚」。
(6)俱难,《全唐诗》卷三八三作:「难拘」。
此谓贫贱则触事难为。
(7)秦城,指长安。
(8)岂,《全唐诗》卷三八三作:「不」。
(9) 为,《全唐诗》卷三八三作:「得」。
(10)按:此勉段生。
(11)揖,《全唐诗》卷三八三作:「拜」。
(12)按:此临行嘱咐归期也。
-----------------张籍诗集校注(李建昆 校注)----------------------出处全唐诗:卷383-9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3721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