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蔡十四著作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古

贾生恸哭后,寥落无其人。

安知蔡夫子,高义迈等伦。

献书谒皇帝,志已清风尘。

流涕洒丹极,万乘为酸辛。

天地则创痍,朝廷当正臣。

异才复间出,周道日惟新。

使蜀见知己,别颜始一伸。

主人薨城府,扶榇归咸秦。

巴道此相逢,会我病江滨。

忆念凤翔都,聚散俄十春。

我衰不足道,但愿子意陈。

稍令社稷安,自契鱼水亲。

我虽消渴甚,敢忘帝力勤。

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

积水驾三峡,浮龙倚长津。

扬舲洪涛间,仗子济物身。

鞍马下秦塞,王城通北辰。

玄甲聚不散,兵久食恐贫。

穷谷无粟帛,使者来相因。

若凭南辕吏,书札到天垠。

注释鹤注至德二载,公在凤翔,至大历元年为十春。

诗云“主人薨城府,扶榇归咸秦”,主人谓郭英义。

蔡至成都,值郭已死,遂扶榇以归。

公与蔡相逢于巴道,当在云安也。

著作郎,官名。

贾生恸哭后,寥落无其人。

安知蔡夫子,高义迈等伦。

献书谒皇帝,志已清风尘。

流涕洒丹极,万乘为酸辛。

天地则疮痍,朝廷多正臣①。

异才复间出,周道日惟新。

(叙蔡平时忠义。

献书流涕,同于贾生恸哭。

异才间出,见其高义绝伦。

)①《楚辞》:“正臣端其操行兮。

”使蜀见知己,别颜始一伸。

主人蓬城府,扶棕归咸秦。

巴道此相逢,会我病江滨。

忆念凤翔都,聚散俄十春。

(此记云安重遇之由。

公初遇蔡于凤翔,及其使蜀,再晤于成都,今扶榇而归,又逢于夔江,总前后计之,则十春矣。

)①朱注《旧史》:英乂奔简州,普州刺史韩澄斩其首送崔吁,英义必殡于成都,此云“薨城府”,隐之也。

我衰不足道,但愿子意陈。

稍令社稷安,自契鱼水亲①。

我虽消渴甚,敢忘帝力勤②。

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③。

(此望其入告以恤民。

朱注蔡以使事之成都,值有崔旰之乱,公欲其以兵食匮乏归奏天子,计安蜀人,故有“但愿子意陈”及“玄甲聚不散”之语。

)①《蜀志》: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北魏节闵帝诗:“君臣体鱼水,书轨一华戎。

”②《庄子》:“帝力于我何有哉!

”③《吴越春秋》:“一男不耕,有受其饥。

一女不桑,有受其寒。

”积水驾三峡①,浮龙倚长津②。

扬龄洪涛间③,仗子济物身④。

鞍马下秦塞,王城通北辰⑤。

玄甲聚不散⑥,兵久食恐贫。

穷谷无粟帛,使者来相因⑦。

若冯南辕吏⑧,书札到天垠⑨。

(未叙送别之意。

上六记途次,下六望寄书。

蔡之出峡还京,先从水行,其陆路则由王城而入关也。

玄甲,会讨崔旰之兵。

使者,京师索饷之官。

后诗“兵戈犹拥蜀,赋敛强输秦”可证。

夔在长安之南,故北来者为南辕。

杨德周曰:玄甲四句,触目伤心,感怅泫然。

此诗首尾各十二句,中二段各八句。

)①宋武帝诗:“积水溺云根。

”②《晋书》:王浚造战船,时谣曰:“不畏岸上虎,只畏水中龙。

”郭璞诗:“高浪驾蓬莱,浮龙倚长津。

”吴注龙即舟也。

晋谣语及郭璞诗,皆指舟为龙。

③《楚辞注》:“舲,船有窗牖者。

”隋牛弘诗:“扬舲泛急流。

”④远注仗子句,即“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揖”意。

⑤王城,在河南。

⑥《汉书·霍去病传》:发属国玄甲军。

洙曰:班固《燕山铭》:“玄甲曜日。

”注:“玄甲,铁甲也。

”《唐书》:崔旰反,柏茂林等举兵讨之。

大历元年三月,出南西道节度使张献诚,与旰战于梓州,大败。

⑦《汉书》:陈陈相因。

⑧《左传》:“令尹南辕返旆。

”⑨古诗:“遗我一书札。

”穷谷、天垠,俱指羹州。

《尔雅》:“九天之际曰九垠。

”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0_52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3739747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