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秋行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乐府

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

到今不知白骨处,部曲有去皆无归。

遂州城中汉节在,遂州城外巴人稀。

战场冤魂每夜哭,空令野营猛士悲。

注释鹤注当是宝应元年作,与上首宜合看。

去秋涪江木落时①,臂枪走马谁家儿。

到今不知白骨处,部曲有去皆无归。

遂州城中汉节在②,遂州城外巴人稀。

战场冤魂每夜哭,空令野营猛士悲③。

(《去秋行》,为战士丧败而作也。

来自涪水,故白骨无归。

没于遂州,故冤魂夜哭。

)①《元和郡县志》:涪江水西自郪县界流入,在射洪县东一百步有梓潼水,与涪江合流。

按:涪江,在今重庆府合州。

②鲍钦止曰:段子璋反,遂州刺史嗣虢王巨修属郡礼出迎之,被杀。

故曰“遂州城中汉节在”,盖伤之也。

《唐书》:遂州遂宁郡,属剑南东道所领。

按:遂州,今为遂宁县,属潼川州。

潼川,即唐之东川也。

汉节,暗用苏武节。

③汉高帝《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朱鹤龄曰:段子璋以上元二年四月反,五月伏诛。

而此诗云“去秋涪江木落时”,则非子璋反时事。

鲍注既未可据,黄鹤以前诗为马将军会讨子璋而死,其说亦岂足深信耶。

次公谓其事在广德元年之秋,亦无所证明。

大抵杜诗无考者,皆当阙疑,不必强为之说。

今按:唐史出于传闻,未可尽信。

杜诗出于目击,不必致疑。

史谓子璋平于五月,而诗云:“去秋涪江木落时。

”盖至秋末而寇始削平也。

且子璋反东川,陷遂州,地与诗合。

其时月不符者,必属史传之误。

此时舍子璋之外,别无叛东川者,黄鲍二注,恐未可尽非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19_32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43862024.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