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怨别

朝代:作者: 孟郊 体裁: 五古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描写情人离愁的诗歌。

这首诗写的是秋日的离愁:“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交代离别时的节令,并用“飒飒秋风”渲染离愁别绪。

接下去是写一对离人的表情:“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相向,就是脸对着脸、眼对着眼;

从“含情”二字里,使人想象到依恋难舍的情景,想象到汪汪热泪对着热泪汪汪的情景;

想对爱人说些什么,早已抽抽咽咽,还能说出什么来呢!

因为这两句写得极为生动传情,宋代柳永,便把它点化到自己的词中,写出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雨霖铃》)的名句。

抽抽咽咽固然说不出话来,但抽咽稍定,到能够说话之时,却反而觉得没话可说了:“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不是么?

原先对“离人”或稍有不放心,想嘱咐几句什么话,或表白一下自己的心迹,但看到对方那痛楚难堪的表情,还有什么需要可说的呢?

“却难说”三字,确切地写出了双方当时的一种心境。

这一对离人,虽然谁都没说什么,但“未说一言,胜过千言”,更表现了他们深挚的爱情和相互信赖。

最后用一幅开阔的画面,写出了他们对别后情景的遐想:“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从这幅开阔的画面里,使人看到了他们在月光之下思念对方的情状,使人想象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相互祝愿。

总起来看,诗人以秋风渲染离别的气氛;

写“含情”之难舍,以“气先咽”来描状;

写“心曲”之复杂,以“却难说”来概括;

写别后之深情,以“共明月”的画面来遐想两人“唯所思”的情状。

诗人换用几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写得很具体而动人。

特别是“悲来却难说”一句,本是极抽象的叙述语,但由于诗人将其镶嵌在恰当的语言环境里,使人不仅不感到它抽象,而且觉得连女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都表现出来了。

这正是作者“用常得奇”所收到的艺术效果。

(傅经顺)出处全唐诗:卷373-5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4593079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