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选得闲坊住,秋来草树肥。
风前卷筒簟,雨里脱荷衣。
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药归。
非因入朝省,过此出门稀。
有地唯栽竹,无池亦养鹅。
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
古镜铭文浅,神方谜语多。
居贫闲自乐,豪客莫相过。
闲来松菊地,未省有埃尘。
直去多将药,朝回不访人。
见僧收酒器,迎客换纱巾。
更恐登清要,难成自在身。
自知清静好,不要问时豪。
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
山晴因月甚,诗语入秋高。
身外无余事,唯应笔砚劳。
闲堂新扫洒,称是早秋天。
书客多呈帖,琴僧与合弦。
莎台乘晚上,竹院就凉眠。
终日无忙事,还应似得仙。
醉倚斑藤杖,闲眠瘿木床。
案头行气诀,炉里降真香。
尚俭经营少,居闲意思长。
秋茶莫夜饮,新自作松浆。
每忆旧山居,新教上墨图。
晚花回地种,好酒问人沽。
夜后开朝簿,申前发省符。
为郎凡几岁,已见白髭须。
菊地才通履,茶房不垒阶。
凭医看蜀药,寄信觅吴鞋。
尽得仙家法,多随道客斋。
本无荣辱意,不是学安排。
林下无拘束,闲行放性灵。
好时开药灶,高处置琴亭。
更撰居山记,唯寻相鹤经。
初当授衣假,无吏挽门铃。
客散高斋晚,东园景象偏。
晴明犹有蝶,凉冷渐无蝉。
藤折霜来子,蜗行雨后涎。
新诗才上卷,已得满城传。
注释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1)其一选得闲坊住,秋来树木肥。
风前卷筒簟(2),雨里脱荷衣(3)。
野客留方去(4),山童取药归(5)。
非因入朝省,过此出门稀(6)。
校注:(1)陶证:「元郎中,元宗简。
姚合同和诗题作〈和元八郎中秋居〉。
宗简行八,白居易有〈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等诗。
」陈注:「《唐书.百官志》:『尚书省有左司郎中、右司郎中。
』」(2)簟,竹席。
卷筒簟,卷簟为筒也。
(3)荷,《全唐诗》注:「一作生」。
陈注:「二句写秋。
」(4)方,药方。
(5)取,《全唐诗》注:「一作收」。
陈注:「写秋居之趣。
」(6)陈注:「朝省,谓尚书省。
非入朝省,不出门也。
」其二有地唯栽竹,无池亦养鹅。
学书求墨迹(1),酿酒爱朝和(2)。
古镜铭文浅,神方谜语多(3)。
居贫闲自乐,豪客莫相过。
校注:(1)墨迹,古人之书迹。
(2)朝,《唐诗百名家本》作「干」。
朝和,日暖之气。
按:日暖则酿酒易成也。
(3)神方,神妙之药方。
谜语多,谓不解处甚多也。
其三闲来松菊地,未省有尘埃(1)。
直去多将药(2),朝回不访人。
见僧收酒器,迎客换纱巾(3)。
更恐登清要(4),难成自在身(5)。
校注:(1)尘埃,喻尘俗之想也。
(2)陈注:「直去,入直也。
」将药,手持丹药也。
(3)换纱巾,换头巾,更易为常服也。
按:句谓有客来访,则易其官服,幅巾相迎。
李怀民曰:「妙只寻常。
」(4)清要,枢要之官也。
陈注:「韩愈诗:『郎官清要为世称。
』」(5)自在身,兼心而言,谓身心之自由自在也。
其四自知清静好,不要问时豪(1)。
就石安琴枕,穿松厌酒槽(2)。
山情因月甚,诗语入秋高(3)。
身外无余事,唯应笔砚劳。
校注:(1)不要问,不邀集、不求取也。
时,时名;
豪,人豪也。
(2)厌,《唐诗百名家本》作「压」。
陈注:「亦以寻常写之。
」(3)陈注:「此又写闲趣。
」李怀民曰:「字法妙。
」其五闲堂新扫洒,称是早秋天。
书客多呈帖(1),琴僧与合弦(2)。
莎台乘晚上(3),竹院就凉眠。
终日无忙事,还应似得仙(4)。
校注:(1)按:书客呈帖,谓座客之行卷也。
(2)按:琴僧合弦,谓与僧徒合奏琴曲也。
陈注:「张籍诗:『退押琴僧与酒仙。
』」(3)莎台,莎草地之亭台。
上,登也。
(4)得仙,登仙也。
其六醉倚班藤杖,闲眠瘿木(1)。
案头行气诀(2),炉里降真香(3)。
尚俭经营少,居闲意思长(4)。
秋茶莫夜饮,新自作松浆。
校注:(1)瘿木,指有树瘤、未修饰之粗木。
(2)行气诀,吐故纳新,修练气功。
陈注:「皮日休诗:『环堵养龟看气诀。
』意本此。
」(3)降真,仙真下凡。
(4)意思,意兴情思。
陈注:「刘禹锡诗:『意思如有属。
』」其七每忆旧山居,新教上墨图(1)。
晚花回地种,好酒问人沽(2)。
夜后开朝簿,申前发省符(3)。
为郎凡几岁,已见白髭须(4)。
校注:(1)按:此谓每忆山居,则墨绘成图。
(2)陈注:「按晚花谓菊。
李端诗:『晚花惟有菊。
』」李怀民曰:「回、问皆字法。
」(3)申前,申时之前。
陈注:「此言郎官案牍也。
省,谓尚书省。
」(4)按:此盛称其任事之勤也。
其八菊地纔通屐(1),茶房不垒阶(2)。
凭医看蜀药(3),寄信觅吴鞋(4)。
尽得仙家法,多随道客斋(5)。
本无荣辱意,不是学安排(6)。
校注:(1)按:紧可通屐,其地之狭仄可知。
(2)不垒阶,意谓平房也。
(3)凭医,求医。
看,料理。
(4)陈注:「造意并新奇。
」(5)仙家法,道教神仙修炼之法。
斋,斋仪也。
(6)按:此谓本无荣辱之想,实非刻意有为也。
其九林下无拘束,闲吟放性灵(1)。
好时开药(2),高处置琴亭(3)。
更撰居山记(4),唯寻相鹤经(5)。
初当授衣假(6),无吏挽门铃。
校注:(1)吟,《全唐诗》作「行」。
按:此谓其闲时优游林泉,吟哦以舒散性灵。
(2)按:此谓择吉时以启丹炉。
(3)李怀民曰:「此亦唐人口头如此。
」(4)撰,原作「选」,据《唐诗百名家本》改。
(5)陈注:「《唐书.艺文志》:『浮丘公《相鹤经》一卷。
』」(6)授衣,《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授衣假,唐代国子监生,每年五月有田假,九月有授衣假。
其十客散高斋晚,东园景象偏(1)。
晴明犹有蝶,凉冷渐无蝉(2)。
藤折霜来子(3),蜗行雨后涎(4)。
新诗纔上卷,已得满城传(5)。
校注:(1)景象偏,谓景象异于平时。
(2)李怀民曰:「写秋意入微妙,亦不多及。
」(3)来子,结籽也。
(4)陈注:「真善于匠物。
」(5)陈注:「二句言和意。
」 ------------张籍诗集校注(李建昆 校注)-------------出处全唐诗:卷384-103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56486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