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风

朝代:作者: 王勃 体裁: 五律 类别:题物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释注释: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本篇所咏的“凉风”,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

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

你看那“肃肃”的凉风吹来了,顿时吹散浊热,使林壑清爽起来。

它很快吹遍林壑,驱散涧上的烟云,使我寻到涧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的房屋,无怪乎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它“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了。

这风确乎是“有情”的。

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的时候,她又不辞辛劳地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雄浑乐曲,给人以欢娱。

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

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

以风况人,有为之士不正当如此吗?

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充满激情地写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在这篇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这大概就是其“余味”之所在了。

此诗的着眼点在“有情”二字。

上面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复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

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首句写风的生起,以“肃肃”状风势之速。

风势之缓急,本来是并无目的的,但次句用了一个“加”字,就使之化为有意的行动,仿佛风疾驰而来,正是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

下面写风的活动,也是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

风吹烟雾,风卷松涛,本来都是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

她神通广大,犹如精灵般地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

在诗人笔下,风的形象被刻画得维妙维肖了。

(阎昭典)http://estar.rdfz.cn/RESOURCE/GZ/GZYW/YWBL/TCJS/3005_SR.ht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6495754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