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注释〔题解〕这首诗是诗人咏史二首中的第一首。
这首诗赞扬了西汉汉武帝时任安坚守节操,不肯趋炎附势的高风亮节,借以表达了诗人心如砥柱,不肯屈事权贵的高贵品质。
〔作者〕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
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
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
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
居十年,召还。
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
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
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
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
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
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
他的一些诗歌反映了进步的思想,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
语言简朴生动,情致缠绵。
绝句多登临咏怀之作,格调深婉,神韵悠长。
白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
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有《刘梦得文集》。
《旧唐书》卷160、《新唐书》卷168有传。
《全唐诗》卷354-366,存诗12卷。
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品析〕刘禹锡在仕途上可谓一波三折,但在政治上、人格上,却是一位不妥协的斗士,是一个硬骨头。
唐顺宗永贞元年,正是诗人春风得意的时候,王伾、王叔文、韦执谊等人在新即位的顺宗李诵支持下进行政治革新,实施一系列具有进步倾向的政治措施。
刘禹锡深受王叔文的器重,积极参与谋议,并担任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协助杜佑、王叔文管理财政,成为革新集团的重要成员。
改革触及了一大批权贵人物的利益,他们疯狂反扑,仅五个月后,“永贞革新”遭到失败,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
到宪宗元和十年(815)召回长安,诗人看到一批趋炎附势之徒,不可一世,提笔写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讽刺诗,又触怒了权贵,再度遭贬,贬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
又过了十四年,到敬宗宝历二年(826)才被召回,又挥笔写下了《再游玄都观》,宣称“前度刘郎今又来”!
诗人的硬骨头精神令人敬佩。
这首诗就是诗人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这两句充分肯定任安的不趋奉权贵的可贵精神。
诗中的“骠骑”,古代将军的名号。
指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
“非无势”,并非没有权势,意谓权势显赫;
“少卿”,任安,字少卿,曾任大将军卫青的属官。
褚少孙在《史记·田叔列传》后面补叙任安事,载武帝语:“任安有当死之罪甚众,吾尝活之。
”后死于北军护军使者任内。
“终不去”,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卫将军)。
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举的方法来叙事。
上句写霍去病,称其官职而不称名姓,说明霍去病的官位显赫,接着用双重否定的词句,进一步写出霍去病的权势很大。
在一般情况下,一般世俗之人,如蝇逐臭,改换门庭,纷纷投靠骠骑。
可任安却不是这样。
下句写任安,称其字而不呼其名,字里行间有一种亲切感,充满着敬重之意。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年轻时跟随大将军出击匈奴,后来独自领兵出战,取得赫赫战功,深得汉武帝信任,跟随他出征的军官都封侯拜将。
后来,汉武帝“乃益置大司马位,大将军、骠骑将军皆为大司马。
定令,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
自是之后,大将军青日退,而骠骑日益贵。
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唯任安不肯。
”诗人所写的就是这样一段事实。
我们一般读《史记》,一般都不太重视这一段的记载,都注意卫青、霍去病的立功封侯以及他们的贵幸,所谓“将军不败由天幸”。
可诗人对这一段记载却十分在意,十分感慨。
可以说,任安身上有诗人的影子在。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这两句是诗人的感慨。
诗人说:如今的世道有如流水直下,只有我的心象中流砥柱一样,毫不动摇。
句中的“剧”急剧,厉害的意思;
“颓波”,大河决堤时从堤口奔泻而下的洪流;
“砥柱”,山名,在黄河三门峡中。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云:“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山。
”诗人回到现实社会中来,感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官场上更是如此,落井下石,互相倾轧。
诗人的两次遭贬,就是最好的说明。
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对任安情有独钟,任安的这种行为,如今更是难能可贵。
诗人把任安视为知己,他不向权贵屈服,永远不向邪恶势力低下那高昂的头。
形势越是险恶,他越是坚强。
“我心如砥柱”,是诗人的真心表白,是诗人与邪恶斗争的宣言。
真是可佩可敬!
这首诗借史说话,抒发感慨,将叙事、议论、抒怀融为一体。
《史记》中短短的一句话,诗人撰写成一首诗,运用白描的手法,娓娓道来,既赞扬了任安,又表明了心志,感情强烈,志向坚定,无疑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好事。
2007年5月17日星期四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455a201000a1t.html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66550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