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于鹄

朝代:作者: 张籍 体裁: 五古

青山无逸人,忽觉大国贫。

良玉沉幽泉,名为天下珍。

野性疏时俗,再拜乃从军。

气高终不合,去如镜上尘。

我初有章句,相合者唯君。

今来吊嗣子,对陇烧新文。

耕者废其耜,爨者绝其薪。

苟无新衣裳,曷用光我身。

奠酒徒拜手,哀怀安能陈。

徒保金石韵,千载人所闻。

注释伤于鹄(1)西山无逸人(2),忽觉大国贫(3)。

良玉沉幽泉(4),名为天下珍(5)。

野性疏时俗,再命乃从军(6)。

气高终不合,去如镜上尘(7)。

我初有章句,相合者惟君(8)。

今来吊嗣子,对陇烧斯文(9)。

耕者废其耜,爨者绝其薪(10)。

笥无新衣裳,曷用光我身(11)。

奠回徒再拜(12),昔意安能陈(13)。

徒保金石韵,千载人所闻(14)。

校注:(1)题目,《全唐诗》卷三八三作:「哭于鹄」。

于鹄,生卒年里不详。

大历、建中间久居长安。

应举未第,退隐汉阳山,兴元元年至贞元十四年间,累佐山南东道、荆南节度使,卒于元和九年前。

鹄与张籍友善,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清奇雅正主」李益之入室。

(2)西,《全唐诗》卷三八三作:「青」。

陈注:「《史记.伯夷列传》:『登彼西山兮。

』逸人即逸民,唐避太宗讳也。

《孟子》:『举逸民则天下归心者乎。

』」(3)陈注:「曹植诗:『大国多良才。

』」贫,贫乏也。

按:二句伤于鹄之逝,故有此言。

(4)按:此以良玉见沉喻之。

(5)按:谓其生前为时所重。

(6)按:此指于鹄累佐山南东道、荆南节度使事。

(7)陈注:「此言鹄气节之高,视富贵如镜尘也。

」(8)按:此自谓所为诗文,惟于鹄能相契。

(9)斯,《全唐诗》卷三八三作:「新」。

(10)陈注:「此极言其伤。

」(11)曷用,何以也。

(12)回,《全唐诗》卷三八三作:「酒」。

(13)昔意,《全唐诗》卷三八三作:「哀怀」。

(14)按:末赞其诗文当传世不朽。

-----------------张籍诗集校注(李建昆 校注)----------------------出处全唐诗:卷383-10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68090121.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