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郭

朝代:作者: 杜甫

诏发西山将,秋屯陇右兵。

凄凉馀部曲,燀赫旧家声。

雕鹗乘时去,骅骝顾主鸣。

艰难须上策,容易即前程。

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松悲天水冷,沙乱雪山清。

和虏犹怀惠,防边不敢惊。

古来于异域,镇静示专征。

燕蓟奔封豕,周秦触骇鲸。

中原何惨黩,馀孽尚纵横。

箭入昭阳殿,笳吟细柳营。

内人红袖泣,王子白衣行。

宸极祅星动,园陵杀气平。

空馀金碗出,无复穗帷轻。

毁庙天飞雨,焚宫火彻明。

罘罳朝共落,棆桷夜同倾。

三月师逾整,群胡势就烹。

疮痍亲接战,勇决冠垂成。

妙誉期元宰,殊恩且列卿。

几时回节钺,戮力扫欃枪。

圭窦三千士,云梯七十城。

耻非齐说客,只似鲁诸生。

通籍微班忝,周行独坐荣。

随肩趋漏刻,短发寄簪缨。

径欲依刘表,还疑厌祢衡。

渐衰那此别,忍泪独含情。

废邑狐狸语,空村虎豹争。

人频坠涂炭,公岂忘精诚。

元帅调新律,前军压旧京。

安边仍扈从,莫作后功名。

注释鹤注《旧史》言:至德初,英又迁陇右节度使,兼御史中丞,不言兼太仆卿。

《新史》言:禄山乱,拜秦州都督、陇右采访使,至德二载,加陇右节度使,不言兼御史中丞与太仆卿。

此题曰: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可补二史之阙。

当是至德二载秋八月作。

诏发山西将①,秋屯陇右兵②。

凄凉余部曲③,燀赫旧家声④。

雕鹗乘时去,骅骝顾主鸣。

艰难须上策⑤,容易即前程⑥。

斜日当轩盖⑦,高风卷旆旌⑧。

松悲天水冷⑨,沙乱雪山清⑩。

和虏犹怀惠(11),防边讵敢惊。

古来于异域(12),镇静示专征(13)。

(首叙郭镇陇右,上下八句分截。

诏发二句,扼题。

凄凉二句,言将门宿望。

雕鹗四句,言郭公忠勇。

斜日四句,记秋陇时景,与前程相应。

和虏四句,语屯兵方略,与上策相应。

朱注吐蕃和好,久怀旧恩,故防边之法,不在惊扰,自古御戎,惟于镇静之中,默寓专征之意。

)①钱笺《赵充国传赞》: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天水、陇西、安定、北地皆为山西。

英乂瓜州长乐人,故曰山西将。

②《唐六典》:陇右道,古雍、梁二州之境,东接秦川,西逾流沙,南连蜀及吐蕃,北界沙漠。

③鲍照《东武吟》:“将军既即世,部曲亦空存。

”④朱注《旧唐书》:英乂,知运之季子,知运为鄯州都督、陇右诸军节度大使,自居西陲,甚为蛮夷所惮,开元九年卒于军。

至德初,肃宗兴师朔野,英乂继其父节度陇右,故有部曲家声之句。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李陵既生降,颓其家声。

”⑤《诗》:“天步艰难。

”汉贾让《治河奏议》:“今行上策。

”⑥《前汉书》:杨恽曰:“事何容易。

”《搜神记》:上马赴前程。

⑦范云诗:“轩盖照虚落。

”⑧曹植诗:“高风吹我躯。

”师氏注:“高风,八月风也。

”诗:“悠悠旆旌。

”⑨《唐书》:天宝元年,改秦州为在水郡。

洙曰:天水郡,汉武元鼎三年置。

⑩《后汉·明帝纪》:祁连山即天山,一名雪山,今名析罗汉山,在伊州北。

(11)钱笺吐蕃使来请讨贼,既而侵廓岷等州,又请和。

《左传》:魏绛和戎。

(12)蔡琰《茄曲》:“异域殊风。

”(13)《晋书·谢安传》:每镇以和静。

桓温《荐谯秀表》:“足以镇静颓风。

”《古史》:纣赐西伯弓矢,得专征代。

陈子良诗:“受赈事专征。

”燕蓟奔封豕①,周秦触骇鲸②。

中原何..黩③,遗孽尚纵横④。

箭入昭阳殿⑤,前吹细柳营⑥。

内人红袖泣⑦,王子白衣行⑧。

哀极妖星动⑨,园陵杀气平⑩。

空余金碗出(11),无复繐帷轻(12)。

毁庙天飞雨(13),焚宫火彻明(14)。

罘罳朝共落(15),棆桷夜同倾(16)。

(此伤禄山之乱,亦在八句分截。

燕蓟,谓陷河北。

周秦,谓破两都。

遗孽,指安庆绪。

箭入四句,贼至而奔散也。

宸极四句,言惊扰陵寝。

毁庙四句,言烧焚宫庙。

贼将安忠顺等入长安,未尝有发园陵焚宫殿事。

当时烧左藏大盈者,乱民也,其公卿坟墓,亦必有乘乱发掘者,故此诗概及之。

)①《左传》:“吴为封象长蛇,荐食上国。

”洙曰:豕善突,故喻禄山。

②陈琳檄:“若骇鲸之触网。

”言其易决也。

③《英华辩证》:庾信《哀江南赋》:“茫茫惨黩。

”杜诗:“中原何惨黩。

”据陆机《汉功臣赞》“上惨下黩”,并当作..。

④《史记》:“群盗纵横。

”⑤昭阳殿,见《哀江头》注。

⑥《括地志》:细柳仓,在雍州威阳县西南二十里,周亚夫屯兵处。

⑦崔令钦《教坊记》:唐妓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

《子夜四时歌》:“罗裳迮红袖,玉钗明月珰。

”⑧远注白衣行,改微服也。

秦王苻坚黜贾雍,以白衣领职可见。

⑨《虞翻别传》:“仰瞻宸极。

”徐孝穆书:“齐圣广渊,体自宸极。

”《汉·天文志》:袄星不出五年,其下有军。

杜审言诗:“云净妖星落。

”(10)《光武纪》:赤眉发掘园陵。

注:“园谓山坟。

”谢朓诗:“杀气盛凉飘。

”(11)金碗,用《搜神记》卢充幽婚事。

沈炯表:“甲帐珠帘,一朝零落;

茂陵玉碗,早出人间。

”(12)《邺宫故事》:魏武遗令,西陵施六尺床,张繐帷。

《说文》:“繐,细疏布也。

”(13)《旧唐书》:东都太庙九室神主,共二十六座。

禄山取太庙为军营,神主弃街巷。

(14)《史记》:项羽入咸阳,烧其宫室,火三月不灭。

(15)钱笺唐苏鹗《演义》云:罘罳,织丝为之,轻疏浮虚,象罗网交文之状,盖宫殿檐户之间。

杜诗:“罘罳朝共落。

”鹗说是也。

(16)《尔雅注》:“棆,木名,楩属,似豫章。

”《说文》:“屋椽,周谓之榱,鲁谓之桷。

”《左传注》:“桷。

椽也。

”三月师逾整,群胡势就烹。

疮痍亲接战①,勇决冠垂成②。

妙誉期元宰③,殊恩且列卿④。

几时回节钺⑤,戮力扫橇枪⑥。

(此望郭回京,与上段相承。

言破贼之势,指日可成,今暂住陇右,终当归歼巨寇也。

卢注至德二载,肃宗至凤翔、陇右、河西、安西、西域兵皆会。

时王思礼军武功,王难得军西原,郭英义军东原。

是“三月师逾整,群凶势就烹”也。

安守忠寇武功,英义战不利,流矢贯颐而走,是“疮瘦亲接战,勇决冠垂成”也。

)①梁简文帝诗:“潜师夜接战。

”②庾信《平邺表》:“天策勇决。

”③《北山移文》:“驰妙誉于浙右。

”元宰,上相也。

《晋书·王导传》:“实赖元宰,固怀匪石之心。

”④潘岳《马沂督诔》:“明明天子,旌以殊恩。

”朱注《唐志》:御史中丞二人,正四品下。

太仆寺卿一人,从三品。

中丞兼卿,所以为加恩。

杨恽《报孙会宗书》:“位在列卿。

”⑤《晋书》,汉魏故事,遣将出征,符节郎授节钺于明堂。

⑥《商书》:“聿求元圣,与之戮力。

”《尔雅》:“彗星为欃枪。

”谢瞻诗:“鸿门销薄蚀,垓下陨欃枪。

”注:“亦谓之孛,言其形字丰似扫彗。

”圭窦三千士①,云梯七十城②。

耻非齐说客③,只似鲁诸生④。

通籍微班忝⑤,周行独坐荣⑥。

随肩趋漏刻⑦,短发寄簪缨⑧。

径欲依刘表⑨,还疑厌祢衡⑩。

渐衰那此别(11),忍泪独含情(12)。

(此送郭而叙交情也。

圭窦诸生,不如下齐说客,此自谦之词。

公除拾遗,故曰微班。

郭为中丞,故曰独坐。

随肩短发,叹年老得官。

《社臆》:观刘表、称衡语,则郭亦非可依者,后果镇蜀而为崔吁所杀。

)①《记》:“儒有革门圭窦。

”注:“门旁窬穿墙为窦,如圭。

”《家语》:“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②《墨子》:庄王令公输作云梯以攻宋。

《汉书》:郦食其说田广罢历下守备,冯轼下齐七十余城。

朱注时贼尚据长安,故用下城事。

③《后汉书》:光武答马援曰:“非刺客,乃说客也。

”④《前汉书》:叔孙通曰:“臣愿征鲁诸生,共起朝仪。

”⑤通籍,注见六卷。

微班,下位也。

⑥《诗笺》:周行,周之列位也。

梁武帝诏:“方当置诸周行,饰以青紫。

”《后汉书》:宣秉拜御史中丞,光武特诏,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并专席而坐,京师号三独坐。

⑦《记》:五年以长,则肩随之。

⑧《左传》:“其发短而心甚长。

”陈后主诗:“进退簪缨移。

”⑨《魏志》:王粲,字仲宣,山阳人。

献帝西迁,粲从至长安。

以西京扰乱,乃之荆州,依刘表。

⑩祢衡,见二卷。

(11)庾信诗:“故人伤此别。

”(12)王粲诗:“含情欲待谁。

”废邑狐狸语,空村虎豹争①。

人频坠涂炭②,公岂忘精诚③。

元帅调新律④,前军压旧京⑤。

安边仍扈从⑥,莫作后功名⑦。

(终以恢复之事望诸郭卿,与第三段相应。

狐狸虎豹,指当时附贼为盗者。

元帅,指广平王。

前军,指李嗣业。

扈从,应上回节钺。

功名。

应上扫欃枪。

此章前二段各十六句,三五段各八句,第四段十二句。

)①沈炯诗:“空村余拱木,废邑有颓城。

”傅玄《放歌行》:“但见狐狸迹,虎豹自成群。

”②《商书》:“民坠涂炭。

”《史记·龟筴传》:涂,叶读杜。

“周流天下,还复其所。

上至苍天,下薄泥涂。

”③前汉邹阳书:“精诚变天地。

”④后汉陶谦书:“谨同心腹,委之元帅。

”《易》:“师出以律。

”庾信赋:“玉律调钟。

”《左传》:赵衰举郤縠为元帅。

⑤前将军,见《汉·李广传》。

《唐书》:李嗣业至凤翔,上谒,肃宗喜曰:“卿至,贤于数万众。

”以为前军,收长安。

陶潜诗:“生平去旧京。

”⑥《晁错传》:安边境,立功名。

《司马相如传》:“扈从横行,出于四校之中。

”⑦邹君倩《遗公孙弘书》:“勉作功名,以俟嘉誉。

”远注后功名,即《孟子》后名实之意。

王嗣奭曰:此诗本送郭之陇右,而语意轻外重内,其于陇右,但以怀惠镇静勗之。

未几,吐蕃果遣使来,并请讨贼,盖有先见矣。

至于中原惨黩,余孽纵横,亶亶而谈、有人臣所不忍言者,正以激感中丞,使知急也。

后云:“几时回节钺。

”又云:“安边仍扈从。

”盖深以讨贼大事,望之英乂矣。

《随笔》云: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

至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覆极言,而在当时亦不以为罪。

如白乐天《长恨歌》、讽谏诸章,无微之《连昌宫辞》,始末皆为明皇而发。

杜子美尤多、如《兵军行》、前后《出塞》、《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哀王孙》、《哀江头》、《丽人行》、《公孙舞剑器行》:终篇皆是。

其他波及者,如“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是时妃嫔戮,连为粪土丛”,“内人红袖泣,王子白衣行”,“毁庙天飞雨,焚宫火彻明”,“御气云楼敞,含风彩仗高”,“仙人张内乐,王母献宫桃”,“固无牵白马,几至著青衣”,“夺马悲公主,登车泣贵嫔”,“落日留王母,微风倚少儿”,“斗鸡初赐锦,舞马更登床”,“殿瓦鸳鸯拆,宫帘翡翠虚”,七言如“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天子不在咸阳宫,得不哀痛尘再蒙”,如此之类,不能悉书。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5_4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7633830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