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育骠骑歌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古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

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

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

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

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阅清峻。

遂令大奴守天育,别养骥子怜神俊。

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

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

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

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

注释鹤注此当是天宝末年作。

洙曰:天育,马厩名。

据《唐志》,总十二门者为二厩,一曰祥麟,一曰凤苑。

其后但增八坊八监,亦无以天育为厩者,当是云天子所育之马而已。

今按:骠,疾走也。

骠骑犹云飞骑。

东方朔有《答骠骑难》。

汉有骠骑将军之号。

又唐贞观间,骨利于所贡马十疋尤骏,太宗各为制名,其六曰飞霞骠。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①,今之画图无乃是②。

是何意态雄且杰③,鬃尾萧梢朔风起④。

毛为绿缥两耳黄⑤,眼有紫焰双瞳方⑥。

矫矫龙性含变化⑦,卓立天骨森开张⑧。

(前记画中之马。

首提天子之马,此图为天育设也。

鬃尾以下,皆写其意态之雄杰。

)①《穆天子传》:天子之马,走千里,胜猛兽。

天马子,见《西域传》。

②《庄子》:齐景公好马,命使善画者图之访似者,期年不得。

③《慕容庾传》:“雄杰有大度。

”④鬃,马鬣也,刘恢诗:“络首缠鬃尾,养以甘露刍。

”颜延年《赭白马赋》:“垂梢植发。

”萧梢,鬣尾摇动之貌,虽遇朔风而能竖起也。

陈师道曰:马之良者不怕寒,嘶风踏雪,愈有精神。

夏侯湛《笳赋》:“胡马怀夫朔风。

”⑤《尚书中候》:“龙马,赤文绿色。

”郑玄曰,“赤文而绿蛇也。

”《说文》:缥,青白色。

”《穆天子传注》:魏时鲜卑献千里马,白色,两耳黄。

名曰黄耳。

贾谊赋:“骥垂两耳。

”⑥《相马经》:“眼欲得高,眶欲得端,光睛欲得如悬铃紫焰。

”《赭白马赋》:“双瞳夹镜,两颧协月。

”⑦《诗》:“四牡矫矫。

”介之推《龙蛇歌》:“有龙矫矫。

”《五君咏》:“龙性谁能驯。

”刘琬《龙赋》:“变化屈伸。

”⑧蔡邕《庾侯碑》:“英风发于天骨。

”《袁宏传》:“天骨秀朗。

”开张二字,见《出师表》。

马援《铜马相法》:“膝本欲起,肘腋欲开。

”伊昔太仆张景顺①,监牧攻驹阅清峻②。

遂令大奴字天育③,别养骥子怜神骏④。

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

故独写真传世人⑤,见之座右久更新⑥。

(次叙画马之由,再提太仆监牧,盖图起于张公也。

朱注简阅唯取清峻,恶凡马之多肉耳。

字于天育者,群马也。

别养骥子者,骠骑也。

四十万,指群马。

独写真,指骠骑。

)①杨子云箴:“伊昔唐虞。

”赵曰:《唐·兵志》:监牧之制,其官领以太仆。

今公诗所谓太仆张景顺,乃开元时人。

旧庄作张刀岁,是贞观时人,误。

又曰:张说《陇右监牧颂德碑序》:开元元年,牧马二十四万匹,十三年乃有四十三万匹。

上顾谓太仆少卿监牧使张景顺曰:“吾马繁育,君之力也。

”对曰:“帝之力也,仲之令也,臣何力之有。

”②《周礼·夏官》:庾人,掌教駣攻驹。

注:“攻驹,騬其蹄齧者闲之。

二岁曰驹,三岁曰駣。

”《魏志》:常林节操清峻。

③《前汉·昌邑王传》:“使大奴以衣车载女子。

”注:“大奴,奴之尤长大者也。

”胡震亨曰:大奴,张景顺之牧马奴耳。

赵注指王毛仲。

毛仲父坐事,虽尝没为官奴,然是时正以霍国公领内外闲厩,景顺乃其属也。

岂得称为大奴,令之守天育乎?

《杜诗博议》:郄昂《马坊颂碑》云:唐初,得马于赤岸泽,令张万岁傍陇右驯字之。

作字天育,亦通。

《列子》:“字孕常时。

”④《唐六典》:诸牧监,掌群牧孳课之事,凡马有左右监以别其粗良,细马之监称左,粗马之监称有。

据此则别养骥子,乃另为一处,与字天育不为重复矣。

梁元帝《答齐国骧马书》:“价匹龙媒,声齐骥子。

”《世说》:支遁好养马,或问之,曰,“贫道重其神骏。

”⑤梁简文《咏美人看画诗》:“可怜俱是画,谁能辨写真。

”⑥后汉崔瑗有《座右铭》。

年多物化空形影①,呜呼健步无由骋③。

如今岂无骅骝与骅骝③,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④。

(末乃抚图兴叹,盖伤知马者难逢,而自慨不遇也。

曰多年物化,知作诗去开元间远矣。

此章前二段各八句,末段四句收。

)①《庄子》:“其死也物化。

”盲植诗:“形影忽不见。

”②乐府《巾舞歌》:“健步哺,谁当吾。

”③《瑞应图》:“騕褭神马,与飞兔同,明君有德则至。

”应劭曰:“赤喙黑身,一日行万里。

”《水经注》:桃林多野马,造父于此得骅骝。

王洙曰,鲁国黄伯仁《尤马颂》:“逾騕褭之体势,逸飞兔之高踪,兼骥騄之美质,逮骅骝之足双。

”④欧阳氏曰:王良善御,伯乐善相马。

王良,赵简子时人。

天文有王良垦,盖因人以取名耳。

《史》:伯乐,名孙阳,尝过虞阪,见驾盐车马,曰:“此良马也。

”取而试之,果然。

又有鬻马者,三日不售,伯乐去而视之,回而睨之,明目其价三倍。

《后汉书》章怀太子注:伯乐,秦穆公时人,善相马。

赵曰:韩退之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意本于杜。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16_13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7802622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