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赠附马韦曲二首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绿尊虽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
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
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
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注释《杜臆》:韦曲,在京城三十里,贵家园亭、侯王别墅,多在于此,乃行乐之胜地。
然此游必在天宝之季,禄山未乱之先,故花蕃盛如此,编者误置在乾元初耳。
钱笺《雍录》:吕图,韦曲在明德门外,韦后家在此,盖皇子陂之西也。
杜曲,在启夏门外,西向即少陵原,所谓“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者。
《通志》:韦曲在樊川,唐韦安石之别业。
韦曲花无赖①,家家恼杀人。
绿樽须尽日②,白发好禁春③。
石角钩衣破④,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⑤,头戴小乌巾⑥。
(首章,对韦曲春景而动归隐之怀。
上四,惜花之情反言以志胜。
下四,寻幽之意托言以寄慨。
时盖献赋不遇,有感而发欤?
赵汸注起用俗语,豪纵跌宕。
《杜臆》:此诗全是反言以形容其佳胜。
曰无赖,正见其有趣;
曰恼杀人,正见其爱杀人;
曰好禁春,正是无奈春何;
曰钩衣刺眼,本可憎而转觉可喜。
说得抑扬顿挫,极生动之致。
)①《汉·高帝纪》:“始大人常以臣亡赖。
”注:“江淮之间,谓小儿多诈狡狯为亡赖。
”②沈约诗:“忧来命绿樽。
”扬雄《河东赋》:“尽日盛酒。
”③赵注谓白发禁春,老不流荡也。
然禁春须用樽酒,意中实不能禁矣。
朱注云:禁,是禁当之禁。
④《仇池记》:石角外向。
⑤占,据也。
齐顾则心诗:“萧萧丛竹映”。
⑥《南史》: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陆时雍日:起处数语,意经几折,花本可爱,而反若恼人者,以少年之意气犹存,而老去之愁怀莫展,不觉对酒伤情耳。
按此诗所云,若以二语括之,即“剑南春色浑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再以一语该之,即是“胜绝警身老”。
大旨只在“白发禁春”四字。
其二野寺垂杨里①,春畦乱水间②。
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③。
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④。
谁能与公子,薄暮欲俱还⑤。
(次章,记韦曲诸胜,有超然世外之意。
上四写景,羡村居幽事。
下四叙情,慨城市尘缘。
公久住长安而未得一官,故曰:“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
”赵氏以为拾遗时所作,误矣。
公子,指驸马辈。
俱还,反照陪游。
)①《三辅黄图》:长杨宫中有垂杨数亩。
②鲍照诗:“春畦及耘艺。
”又诗:“悬装乱水区。
”③谢朓诗:“好鸟叶间鸣。
”曹植诗,“朝云不归山。
”《杜臆》:“好鸟不归山”,言鸟犹知恋,引起下截意。
④陆机诗:“京洛多风尘。
”《神仙传》:淮南王初见八公曰:“先生年老,似无驻颜之术。
”⑤《淮南子》:“薄暮而求之。
”注:“薄,迫也。
”王嗣奭曰:大抵高人贵介,所好不无浓淡暄寂之殊,如陶学士以取雪烹茶为清事,而党太尉以销金帐下浅斟低唱为乐事,然不知其为伐性之斧斤也。
“风尘岂驻颜”,所以箴之者至矣。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5_34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81314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