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仓鼠

朝代:作者: 曹邺 体裁: 七古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注释注释:这首诗如题所示,写的是官仓里的老鼠。

在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这样一则记载:“李斯者,楚上蔡人也。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

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这首《官仓鼠》显然从这里受到了一些启发。

诗的前两句貌似平淡而又略带夸张,形象地勾画出官仓鼠不同凡鼠的特征和习性。

谁都知道,老鼠历来是以“小”和“怯”著称的。

它们昼伏夜动,见人就跑,所以有所谓“兽之大者莫勇于虎,兽之小者莫怯于鼠”的说法。

然而官仓鼠却非同一般:它们不仅“大”──“大如斗”;

而且“勇”──“见人开仓亦不走”。

官仓鼠何以能至于此呢?

这一点,诗人并未多说,但读者销加思索,亦不难明白:“大”,是饱食积粟的结果;

“勇”,是无人去整治它们,所以见人而不遁逃。

第三句突然由“鼠”写到“人”:“健儿无粮百姓饥。

”官仓里的老鼠被养得又肥又大,前方守卫边疆的将士和后方终年辛劳的百姓却仍然在挨饿!

诗人以强烈的对比,一下了就把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矛盾展现在读者面前。

面对这样一个人不如鼠的社会现实,第四句的质问就脱口而出了:是谁把官仓里的粮食日复一日地供奉到老鼠嘴里去的?

至此,诗的隐喻意很清楚了。

官仓鼠是比喻那些只知道吮吸人民血汗的贪官污吏;

而这些两条腿的“大老鼠”所吞食掉的,当然不仅仅是粮食,而是从人民那里搜刮来的民脂民膏。

尤其使人愤慨的是,官仓鼠作了这么多孽,竟然可以有恃无恐,这又是谁在作后台呢?

“谁遣朝朝入君口?

”诗人故执一问,含蓄不尽。

“谁”字下得极妙,耐人寻思。

它有意识地引导读者去探索造成这一不合理现象的根源,把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主题十分鲜明。

这种以大老鼠来比喻、讽刺剥削者的写法,早在《诗经·硕鼠》中就有。

不过,在《硕鼠》中,诗人反复冀求的是并不存在的“乐土”、“乐国”、“乐郊”,而《官仓鼠》却能面对现实,引导人们去探求苦难的根源,在感情上也更加强烈。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发展。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揭露官仓管理不善,细细体味,却句句是对贪官污吏的诛伐。

诗人采用的是民间口语,然而譬喻妥帖,词浅意深。

他有“斗”这一粮仓盛器来比喻官仓鼠的肥大,既形象突出,又点出了鼠的贪心。

最后一句,又把“鼠”称为“君”,俨然以人视之而且尊之,讽刺性极强,深刻地揭露了这个是非颠倒的黑暗社会。

(冯伟民)出处全唐诗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8480382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