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怨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
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注释注释:封建时代,宫女幽禁深苑、葬送青春的痛苦遭遇,是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
这首诗题为“宫怨”,却没有出现宫女的形象,而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宫苑景物和环境气氛的描写,烘托、暗示出宫女的愁怨之情。
头两句抓住深宫寂寥、令人厌倦的特点,着眼于“柳色”和“莺啼”,描绘柳掩画楼、莺啼晓日,表现出“深锁春光一院愁”(刘禹锡《春词》)的情境。
“柳色参差”,用语精炼,不仅写出宫柳的柔条长短参差,而且表现出它在晨曦中的颜色明暗、深浅不一。
“掩画楼”,则写出宫柳枝叶繁茂、树荫浓密。
宫苑中绿荫画楼,莺声宛啭,本是一派明媚春光。
但失去自由、失去爱情的宫女,对此却别有一种感受。
清晨,柳荫中传来一声声莺啼,反引起宫女们心中无穷愁绪,整个宫苑充满了凄凉悲愁的气氛。
暮春柳色掩映画楼,透露出春愁锁闭、美人迟暮之感。
后两句写落花,以宫花零落、随水流逝的景象,象征宫女青春空逝的痛苦与悲哀,借落花无情写出宫女对命运的感叹。
宫花非不美,但年年自开自落,无人观赏,无声无息地凋零,飘入御沟随流水逝去。
在宫女看来,自己的命运与这落花又何其相似!
“无人见”,写出宫女被幽禁之苦;
“逐春泉”,喻韶光的流逝。
前面着一“空”字,表达了宫女的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
正如明代唐汝询《唐诗解》所说:“因想已容色凋谢而人莫知,正如花之湮灭沟中耳!
”通篇全从景物着笔,以景传情,托喻深微,用富有象征意味的景物暗写宫女的命运,含蓄蕴藉,意境深婉,别具一格。
(阎昭典)出处全唐诗:卷596-30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8635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