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赞公房(京中大云寺主谪此安置)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注释原注:赞,京师大云寺主,谪此安置。
鹤注诗云陇月向人,又言菊荒莲倒,当是乾元二年晚秋在秦州作。
杖锡何来此①,秋风已飒然②。
雨荒深院菊③,霜倒半池莲④。
放逐宁违性⑤。
虚空不离禅⑥。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⑦。
(从谪迁叙起。
菊荒雨后,莲倒霜前,此僧房秋景,承次句。
身虽放逐,心本空虚,此称美赞公,承首句。
陇月团圆,是伤异地相逢,结处点还宿字。
赵汸注起作问词,叹方外之人亦被迁谪也。
)①邵注仗锡,禅家以锡为杖也。
经云:又名智杖,又名德杖。
释氏称游行僧为飞锡,安住憎为挂锡。
晋庐山道人《游石门诗序》: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
②《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而至。
”③陆放翁诗:“霜凋两岸柳,水浸一天星。
”意本杜句。
④庾信诗:“阁影入池莲。
”齐王俭诗:“萍开欲半池。
”⑤《贾谊传》:“被谗放逐。
”⑥《楞严经》:“虚空寂然。
”朱注释经以禅宗为空门。
⑦何逊诗:“山莺空曙响,陇月自秋晖。
”《华严经》:如来于此四天下中,或名圆满月。
一说此暗用释氏“月印万川,处处皆圆”意。
赵汸曰:杜公与房琯为布衣交。
及房琯罢相,公上疏争之,亦几获罪,由此龃龉流落。
赞亦房相之客,时被谪秦州,公故与之款曲如此。
《随笔》云:予少年时,记作一联:“雨深荒病菊,江冷落愁枫。
”后以其太险,改为“雨深人病菊,江冷客愁枫”,比前句微有蕴藉。
盖取崔信明“枫落吴江冷”,老杜“雨荒深院菊”,“南菊再逢人卧病”,严武“江头赤叶枫愁客”,合而用之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5_50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88587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