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关内昔分袂,天边今转蓬。
驱驰不可说,谈笑偶然同。
道术曾留意,先生早击蒙。
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长啸峨嵋北,潜行玉垒东。
有时骑猛虎,虚室使仙童。
发少何劳白,颜衰肯更红。
望云悲轗轲,毕景羡冲融。
丧乱形仍役,凄凉信不通。
悬旌要路口,倚剑短亭中。
永作殊方客,残生一老翁。
相哀骨可换,亦遣驭清风。
注释鹤注此当是广德二年归成都时作。
关内昔分袂①,天边今转蓬②。
驱驰不可说③,谈笑偶然同④。
(首叙聚散交情。
关内,指长安。
天边,指成都。
)①谢惠连诗:“分袂澄湖阴。
”②曹植诗:“转蓬离本根。
”③《七发》:“驱驰当世。
”④古诗:“谈笑未及竟。
”道术曾留意①,先生早击蒙②。
家家迎蓟子③,处处识壶公。
长啸峨嵋北④,潜行玉垒东⑤。
有时骑猛虎⑥,虚室使仙童⑦。
(此叙山人行迹。
上四忆在京时,下四记在蜀时。
留意,公自谓。
击蒙,欲受教也。
蓟子二句,比山人道高。
骑虎二句,称山人法大。
)①《史记·日者传》:观大夫类有道术者。
《述异传》:荀环好道术,潜栖却粒。
②《易·蒙卦》上九爻:“击蒙。
”③蓟子训,注见一卷及十二卷。
④《后汉·方术传》:费长房为市吏,有卖药老翁悬一壶于肆,市罢辄跳入壶中。
长房异之,因往再拜,同入此壶。
⑤《江赋》:“峨嵋为泉阳之揭,玉垒作东别之标。
”曾曰:峨嵋山在嘉州,玉垒山在茂州。
⑥《洞冥记》:东方朔出遇苍虎息于道旁,朔便骑虎而还,扞捶过痛,虎啮之,脚伤。
《列仙传》:葛仙公,能乘虎使鬼。
⑦《庄子》:“虚室生白。
”《云笈七签》:守元丹十八年,诣上清宫,受书佩符,役使玉童玉女各十八人。
苏彦诗:“仙童唱清道。
”发少何劳白,颜衰肯更红①。
望云悲轗轲②,毕景羡冲融③。
丧乱形仍役④,凄凉信不通。
悬旌要路口⑤,倚剑短亭中⑥。
(此自叙情事。
上四衰老之叹,下四飘流之感。
望云霄,则悲已沦落。
当暮景,则羡彼冲和。
杜修可曰:悬旌倚剑,屯戍之兵尚在也,此承丧乱言。
)①宋人诗话:白乐天云“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东坡云“儿童误喜朱颜在,过后方知是酒红”,郑谷云“衰鬓霜供白,愁颜酒惜红”,陈后山云“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皆脱化于杜。
②陶潜诗:“望云惭飞鸟。
”吴注《北史》:元树奔南,每见嵩山白云,未尝不引领欷歔。
③鲍照诗:“毕景逐前俦。
”《南史》:殷臻,幼有名行,每造袁粲、褚彦回之席,辄清言毕景。
《海赋》:“冲融滉漾。
”④《归去来辞》:“既自以身为形役。
”⑤《史记·苏秦传》: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汉·陈汤传》:“悬旌万里之外。
”⑥宋玉《大言》:“长剑倚天外。
”《六帖》: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永作殊方客,残生一老翁。
相哀骨可换①,亦遣驭清风②。
(此望山人指授也。
上文宾主分列,此处主宾合收,章法秩然。
此章,首尾各四句,中二段各八句。
)①《汉武内传》: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
②《庄子》:“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8_44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8955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