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朝代:作者: 杜甫

衡岳啼猿里,巴州鸟道边。

故人俱不利,谪宦两悠然。

开辟乾坤正,荣枯雨露偏。

长沙才子远,钓濑客星悬。

忆昨趋行殿,殷忧捧御筵。

讨胡愁李广,奉使待张骞。

无复云台仗,虚修水战船。

苍茫城七十,流落剑三千。

画角吹秦晋,旄头俯涧瀍。

小儒轻董卓,有识笑苻坚。

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

万方思助顺,一鼓气无前。

阴散陈仓北,晴熏太白巅。

乱麻尸积卫,破竹势临燕。

法驾还双阙,王师下八川。

此时沾奉引,佳气拂周旋。

貔虎开金甲,麒麟受玉鞭。

侍臣谙入仗,厩马解登仙。

花动朱楼雪,城凝碧树烟。

衣冠心惨怆,故老泪潺湲。

哭庙悲风急,朝正霁景鲜。

月分梁汉米,春得水衡钱。

内蕊繁于缬,宫莎软胜绵。

恩荣同拜手,出入最随肩。

晚著华堂醉,寒重绣被眠。

辔齐兼秉烛,书枉满怀笺。

每觉升元辅,深期列大贤。

秉钧方咫尺,铩翮再联翩。

禁掖朋从改,微班性命全。

青蒲甘受戮,白发竟谁怜。

弟子贫原宪,诸生老伏虔。

师资谦未达,乡党敬何先。

旧好肠堪断,新愁眼欲穿。

翠干危栈竹,红腻小湖莲。

贾笔论孤愤,严诗赋几篇。

定知深意苦,莫使众人传。

贝锦无停织,朱丝有断弦。

浦鸥防碎首,霜鹘不空拳。

地僻昏炎瘴,山稠隘石泉。

且将棋度日,应用酒为年。

典郡终微眇,治中实弃捐。

安排求傲吏,比兴展归田。

去去才难得,苍苍理又玄。

古人称逝矣,吾道卜终焉。

陇外翻投迹,渔阳复控弦。

笑为妻子累,甘与岁时迁。

亲故行稀少,兵戈动接联。

他乡饶梦寐,失侣自屯邅。

多病加淹泊,长吟阻静便。

如公尽雄俊,志在必腾鶱。

注释鹤注诗云“陇外翻投迹”,当是乾元二年秦州作。

《唐书·地理志》:岳州巴陵郡,属江南西道。

巴州清化郡,属山南西道。

《贾至传》:坐小法,贬岳州司马。

《严武传》:坐房琯事,贬巴州刺史。

《新书·肃宗纪》:九节度使溃,汝州刺史贾至奔于襄邓,王道俊《博议》谓至贬岳州,实因弃汝之故。

吴缜《唐书纠谬》有辩甚明。

朱注本传谓坐小法,史文未详耳。

朱又云:《房琯传》:武贬巴州刺史,在乾元元年六月。

《旧书》却云贬绵州。

按巴州严武《光福寺楠木歌碑》题云:卫尉少卿兼御史严武。

夫在巴州既有碑可证,则旧史言绵州者,非矣。

且《武传》既言贬绵州,而《房琯传》又载乾元元年六月诏曰:武可巴州刺史。

何其疏也。

黄鹤云武自巴迁绵,亦无据。

衡岳啼猿里①,巴州鸟道边②。

故人俱不利,谪宦两悠然。

开辟乾坤正③,荣枯雨露偏④。

长沙才子远⑤,钓濑客星悬⑥。

(首段,总挈大旨。

衡岳、巴州,叙地;

敌人、谪宦,记事;

长沙、钓濑,切姓。

卢注开辟、荣枯二句,乃全篇关键。

此承谪宦而言。

当乾坤反正之日,人各沾恩,特以质有荣枯,故受此雨露者偏异耳。

语本微婉,旧注直云叹不得蒙恩而见谪,未免语涉忽上矣)。

①谢灵运诗:“噭噭夜猿啼。

”《宜都山川记》:峡中猿鸣至清,诸山谷传其响,泠泠不绝。

②《南中志》:鸟道四百里。

以其险绝,特上有飞鸟之道耳。

③《春秋元命苞》:“天地开辟。

”④朱注读太白《巴陵赠贾舍人》诗“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方悟此诗“荣枯雨露遍”之旨。

曹植诗:“荣枯立可异。

”⑤《汉书》:贾谊以大中大夫,谪长沙王太傅。

《西征赋》“贾生洛阳之才子”⑥《后汉书》:严光,耕富春山中,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

又曰:光武与严光共卧,太史奏客星犯帝座甚急。

忆昨趋行殿①,殷忧捧御筵②。

讨胡愁李广③,奉使待张骞④。

无复云台仗⑤,虚修水战船⑥。

苍茫城七十⑦,流落剑三千⑧。

画角吹秦晋⑨,旄头俯涧⑩。

小儒轻董卓(11),有识笑苻坚(12)。

浪作禽填海(13),那将血射天(14)。

万方思助顺(15),一鼓气无前(16)。

阴散陈仓北(17),晴曛太白巅(18)。

乱麻尸积卫(19),破竹势临燕(20)。

法驾还双阙(21),王师下八川(22)。

此时沾奉引(23),佳气拂周旋(24)。

貔虎开金甲(25),麒麟受玉鞭(26)。

侍臣谙入仗,厩马解登仙(27)。

花动朱楼雪(28),城凝碧树烟(29)。

衣冠心惨怆(30),故老泪潺湲(31)。

哭庙悲风急(32),朝正霁景鲜(33)。

月分梁汉米(34),春给水衡钱(35)。

内蕊繁于缬(36),宫莎软胜绵(37)。

恩荣同拜手,出入最随肩(38)。

晚著华堂醉(39),寒重绣被眠(40)。

辔齐兼秉烛(41),书枉满怀笺(42)。

(此言天宝之末,目击乱离,收京以后,同为近侍,所谓“开辟乾坤正”也。

趋行殿,诣凤翔也。

捧御筵,谒肃宗也。

愁李广,哥舒败绩。

待张骞,征兵回纥。

无台仗,明皇出奔。

虚战船,西京失守。

城七十,河北皆陷。

剑三千,军士溃散。

吹秦晋,鼓角震于西方。

俯涧瀍,昂星下照东都。

董卓、苻坚,指安史。

填海射天,恶其不自量而敢于犯上也。

此上言安史之乱。

助顺无前,言众心所向,陈仓、太白,銮舆渐近长安。

阴散晴薰,太平先有气象矣。

尸积卫,庆绪方败。

势临燕,范阳可取。

还双厥,天子回京。

下八川,关中尽复。

此上言还京之事。

奉引,公为扈从。

佳气,喜见旧都。

貔虎,指武将。

麒麟,指御马。

入仗,朝仪复备。

登仙,舞马仍归。

花雪城烟,初春景色。

衣冠指臣,故老指民。

天子哭庙,悲往事也。

百官朝正,庆维新也。

此上言回京后景事。

分米给钱,朝官之俸。

内蕊宫莎,禁庭之物。

拜手随肩,并为近臣。

晚醉寒眠,与共晨夕。

辔齐书在,往来交密也。

此上言同朝时情事)。

①《前汉书》应劭注:旧典,天子行幸所止,必先遣静室,令先按行,清静殿中。

王洙曰:天子行幸所止,曰行殿。

②杜审言诗:“帝子王臣捧御筵。

”③《李广传》:广击匈奴,胡骑得广,置两马间,络而盛之。

此与禄山生擒哥舒相似。

④张骞使西域,注别见。

⑤《哀江南赋》:“非无北阙之兵,犹有云台之仗。

”⑥《西京杂记》:武帝作昆明池以习水战,中有戈船、楼船数百艘。

《秋兴》诗:“武帝旌旗在眼中。

”借汉言唐,知明皇亦有水战船矣。

⑦庾信诗:“苍茫风声惨。

”《杜臆》:城七十,借用燕破齐七十余城事。

禄山拥燕地,其所陷河北二十余郡,多属齐地。

⑧阮瑀诗:“流落恒苦心。

”《越绝书》:阖闾葬虎丘,有扁诸之剑三千。

《庄子》:赵文王喜剑,剑客来者三千余人。

⑨陈周弘让诗:“风高喷画角,云上舞飞梯。

”⑩《前汉书》:“昴为旄头,妖星也。

”涧瀍二水,在东都。

《水经注》:涧水,出新安县南白石山,东南入于洛。

瀍水,出河南谷城县北山,东过偃师县,入于洛。

(11)《汉书》:夏侯胜章句小儒。

《袁绍传》:董卓按剑叱绍曰:“竖子敢然!

”绍勃然曰:“天下健者。

岂憔董公!

”横刀长揖径出,悬节于上东门.而奔冀州。

《郑太传》:袁本初,公卿子弟,生长京师。

(12)干宝《晋记》:“有识尤之。

”王洙曰:苻坚违众伐晋,遂至破败。

抚畜鲜卑,苻融谏之,不听,后为鲜卑所败。

《东晋纪》:慕容冲攻秦王坚,坚出奔五将山。

后秦王姚苌,遣人缢坚于新平佛寺。

(13)《山海经》:赤帝女溺死东海,化为鸟,名精卫,取西山木石填海。

(14)《商本纪》:“帝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

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

”《史记》:宋王偃,盛血以革囊,悬而射之,命曰射天。

(15)《书》:“咨尔万方有众。

”魏崔琰曰:“民望助顺。

”(16)《左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17)《唐书》:凤翔府宝鸡县,本陈仓,至德二载更名。

(18)凤翔郿县有太白山。

(19)《史记》:“死人如乱麻。

”《何氏语林》:祖元珍曰:“悲彭城尸积石梁亭。

”乾元元年,郭子仪引兵济河,东至获嘉,破安太清。

太清走保卫州,子仪进围之。

庆绪悉举邺中之众七万,救卫州。

子仪伪退,贼逐之,至叠垣之下,伏兵起,射之,贼还走。

子仪复引兵逐之,庆绪大败。

(20)《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震,势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

”(21)《史记》:奉天子法驾,迎于代邸。

张正见诗,“双阙并凌虚。

”(22)《诗》:“王师之所。

”《关中记》:“关内八水。

”《上林赋》:“八川分流。

”(23)《汉·郊祀志》:“礼月之夕,奉引复迷。

”韦昭曰:“奉引,前导引车。

”(24)《汉·光武纪》:“气佳哉,郁郁葱葱。

”《玉藻》:“周旋中规。

”(25)《诗》:“如虎如貔。

”蔡琰诗:“金甲耀日光。

”(26)《杜阳杂编》:代宗尝幸兴庆宫,于复壁间得宝匣,匣中获玉鞭,鞭末有文曰“软玉鞭”,即天宝中异国所献。

光可鉴物,节文端妍。

屈之则头尾相就,舒之则劲直如绳。

虽以斧质锻斫,终不伤缺。

(27)《齐职仪》:乘黄,兽名,龙翼马身,黄帝乘之而仙,后因以名厩。

王隐《晋书》:宣帝内厩马,一日风静天霁,有羽鹤飞至厩,化为青衣童子,骑二大马,乘空而去。

钱笺上皇教舞马百匹,衔杯上寿。

禄山克长安,皆运载诣洛阳。

收京后,当复旧也。

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弃俗登仙。

”(28)冯衍《显志赋》:“伏朱楼而四望。

”(29)江淹诗:“碧树露阡阡,生烟纷漠漠。

”(30)汉乐府:“臣吏衣冠。

”陆机诗:“惨枪恒鲜欢。

”(31)《西征赋》:“讯诸故老。

”《孔丛子》:孔子《丘陵歌》:“惟以永叹,涕霣潺湲。

”(32)《记》:“有焚先人之庙,则哭三日。

”《旧唐书》:太庙为贼所焚。

子仪复京师,权移神主于大内长安殿。

上皇还,谒庙请罪。

肃宗素服,向庙哭三日。

应璩书:“悲风起于闺门。

”(33)《新书》:乾元元年正月戊寅朔,上皇御宣政殿,授皇帝受命传国宝。

(34)王洙曰:梁汉间所出储米,月分廪给也。

谢承《后汉书》:章帝分梁汉储米给民。

(35)《汉书》:本始二年春,以水衡钱为平陵徒民起第宅。

应劭曰:“水衡与少府,皆天子私藏。

”徐陵诗:“金督水衡钱。

”(36)内蕊、宫莎,乃大内所种花草。

从乱后见之,故喜溢于词。

缬绵,特借以比况耳。

卢注解作宫衣之花草,非是。

《说文》:“缬,结也,系彩缯为文也。

”杜牧之诗:“花坞团宫缬。

”韩退之诗:“碎缬满红杏。

”俱属借形语。

(37)《汉书》颜注:“莎,即青莎草。

”《尔雅翼》:“莎,茎叶似三棱,根周匝多毛,名香附子。

”《拾遗记》:方丈山有莎萝草,细如发,一茎百寻,柔软香滑。

束皙《饼赋》:“弱似春绵,白若秋练。

”(38)恩荣,承月分二句。

出入,承内蕊二句。

谢灵运诗:“何以报恩荣。

”《书》:“拜手稽首。

”《记》:“五年以长,则肩随之。

”(39)陆云诗:“思乐华堂,云构崇台。

公王有酒,薄言飨之。

”(40)《后汉书》:药崧家贫,为郎,独直台,无被,枕杫。

帝闻而嘉之,诏给帷被皂被。

(41)古诗:“何不秉烛游。

”(42)赵注书任,言在禁掖时往来尺书也。

每觉升元辅①,深期列大贤。

秉钧方咫尺②,铩翮再联翩③。

禁掖朋从改④,微班性命全⑤。

青蒲甘受戮⑥,白发竟谁怜⑦?

弟子贫原宪⑧,诸生老伏虔⑨。

师资谦未达⑩,乡党敬何先(11)?

旧好肠堪断(12),新愁眼欲穿(13)。

翠干危栈竹(14),红腻小湖莲。

贾笔论孤愤(15),严诗赋几篇?

定知深意苦,莫使众人传。

贝锦无停织(16),朱丝有断弦(17)。

浦鸥防碎首(18),霜鹘不空拳(19)。

地僻昏炎瘴(20)。

山稠隘石泉(21)。

且将棋度日(22),应用酒为年。

典郡终微眇(23),治中实弃捐(24)。

安排求傲吏(25),比兴展归田(26)。

去去才难得(27),苍苍理又玄(28)。

古人称逝矣(29),吾道卜终焉(30)。

陇外翻投迹(31),渔阳复控弦(32)。

笑为妻子累(33),甘与岁时迁。

亲故行稀少(34),兵戈动接连(35)。

他乡饶梦寐(36),失侣自迍邅(37)。

(此言方登仕籍,旋被谪迁,在严、贾不免忧谗畏讥,在己则又衰颓羇旅,所谓“荣枯雨露偏”也。

元辅,言相位。

大贤,指严贾。

势可秉钩,而连翩放逐,此叙两公外除。

朋从承上,性命起下。

青蒲受戮,疏救房琯。

白发谁怜,孑身寥落也。

公以原宪、服虔自处,而后辈嫌其贫老,因言师资虽不敢居,乡党独不当先敬乎。

此上,自叙失官穷老。

旧好新愁,故人远去。

巴栈岳莲,两州时景。

贾笔严时,两公才思。

意苦莫传,恐被指摘也。

下四,申明此意。

无停织,曲为罗织。

有断弦,易遭伤毁。

浦鸥,喻二公之受侮。

霜鹘,比谗人之肆毒。

地僻指岳,山稠指巴。

至此而藉棋酒,亦无聊甚矣。

典郡,指州刺史。

治中,指州司马。

安心而受外吏,托兴而念归田,则一官不足恋矣。

此上,叙严贾远谪。

去去,惜二公之才。

苍苍,叹二公之遇。

称逝,当见几而作。

卜终,言无意用世。

陇外,公所居。

渔阳,思明地。

忧控弦,故觉妻子为累。

远投迹,故与岁月俱迁。

亲故二句,又申控弦。

他乡二句,又申投迹。

失侣,忆二公也。

此上,自叙客况凄凉)。

①成公绥诗:“尹为媵臣,遂作元辅。

”②《诗》:“秉国之钧。

”③《淮南子》:“飞鸟铩羽。

”许慎注,“铩,残羽。

”江孝嗣诗:“驱马一连翩。

”④禁掖,禁庭有左右掖门也。

张华诗:“朋从自远至。

”⑤《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

”⑥《汉书》:元帝欲易太子,史丹直入卧内,伏青蒲上泣谏。

服虔曰:“青缘,蒲席也。

”⑦左思诗:“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⑧原宪,注见本卷。

《庄子》:“天地岂私贫我哉。

”此贫字活用。

《赵充国传》:“充国请行,上老之。

”此老字活用。

杨诚斋谓实字而虚用,是也。

⑨《后汉·儒林传》:服虔,字子慎,少入太学受业,有雅才,著《春秋左氏传解》行于世。

顾炎武曰:古文经史,皆是写本,久客四方,未必能携。

一时用事之误,自所不免。

诗云“诸生老伏虔”,本用济南伏生事,伏生,名胜,非虔。

后汉有服虔,非伏也。

⑩《老子》:“善人,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善人之资。

”此所谓师资。

《世说》:孔融见李膺曰:“先君与老君有师资之道。

”(11)《孟子》:“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

”敬何先,即《壮游》诗“坐深乡党敬”之意。

(12)《左传》:“未继旧好。

”鲍照诗:“待子心肠断。

”(13)隋王眘诗:“新愁还复多。

”(14)栈,用竹编。

竹枯干,则栈道危矣。

(15)《汉书》:“贾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贾笔本此。

赵注南史有三笔、六诗。

《杜臆》引《老学庵笔记》云:贾笔,谓贾之文。

南朝词人谓文为笔,故《沈约传》云:“玄晖善为诗,彦升工于笔,约兼有之。

”梁简文论文章之弊曰:“诗既若此,笔又如之。

”《任昉传》又有沈诗、任笔语。

故杜以“贾笔”对“严诗。

”而杜牧亦云:“杜诗韩笔愁来读,似情麻姑痒处搔。

”亦袭南朝语。

余谓贾笔句,借用长沙痛哭流涕语。

至严诗句,则借严助事。

按:助传云:作赋颂十数篇。

赋、颂,皆诗之流也。

《汉书·司马迁传》:“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16)《诗》:“萋兮斐兮,成是贝锦。

”《笺》云:“喻谗人集己过,以成于罪,犹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锦文。

”(17)鲍照诗:“直如朱丝绳。

”(18)曹植书:“不能摧身碎首,以答厚德。

”《抱朴子》:“息禽所发愤而碎首。

”(19)又:“空拳入石。

”《易林》:“空拳握手。

”(20)隋王胄诗:“五岭常炎郁,百越多山瘴。

”炎瘴,属岳州。

石泉,属巴州。

(21)唐茂州有石泉县,今四川龙安府属县。

《北山移文》:“石泉咽而下怅。

”(22)何逊诗:“离离堪度日。

”(23)《后汉·黄香传》:“典郡从政,固非所堪。

”又张酺疏:“剖符典郡,班政千里。

”(24)《晋·职官志》:州置别驾、治中、从事。

杜氏《通典》:治中,旧州职也,隋时州废,遂为郡官。

开皇三年,改治中为司马,唐武德初,复为治中,高宗即位,改诸州治中并为司马。

钱笺《梁书》:陆闲为扬州治中,辞职,高祖听与府司马换廨居之。

甄皇后乐府:“莫用贤豪故,捐弃素所爱。

”(25)《庄子》:“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安排,安受造物之推排也。

杜定功曰:庄子尝为漆园吏,楚威王聘之,欲以为丞相。

谓使者曰:“亟去,无污我。

”故曰傲吏。

郭璞诗:“漆园有做吏。

”(26)诗有六义,三曰比,四曰兴。

张衡《归田赋》注:顺帝时,阉宦用事,衡欲归田里,作《归田赋》。

(27)苏武诗:“去去从此辞。

”《论语》:“才难。

”(28)《庄子》:“天之苍苍,其正色耶?

”《老子》:“玄之又玄。

”(29)《汉书》:楚元王敬礼穆生,常为设醴,及王戊即位,忘设醴,穆生退曰:“可以逝矣。

”遂谢病去。

(30)《史记》:西狩见麟,仲尼曰:“吾道穷矣。

”《国语》:子犯知文公之安齐,而有终焉之志也。

《王羲之传》: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江总《修心赋》:“卜居山阴却阳里,贻厥子孙,有终焉之心。

”(31)《庄子》:“多物将往,投迹者众。

”扬雄《解嘲》:“拟足而投迹。

”(32)渔阳,即范阳。

时史思明复反。

《严安传》:“锻甲摩剑,矫箭控弦。

”(33)《修心赋》:“庶忘累于妻子。

”(34)陆机《叹逝赋》:“追计平生同时亲故。

”(35)左思《蜀都赋》:“桑梓接连。

”(36)谢灵运诗:“梦寐仁归舟。

”(37)《易》:“屯如邅如。

”左思诗:“英雄多迍邅。

”多病加淹泊,长吟阻静便①。

如公尽雄俊②,志在必腾骞③。

(一云:“公如尽忧患,何事有陶甄。

”樊云:如公尽雄俊,何事负陶甄。

末用宾主并收,自叹而望人也。

加淹泊,留滞他乡。

阻静便,意不自适。

雄俊腾骞,言二公之才不能终抑。

其后贾果为散骑常侍,严亦为剑南节度使。

此章,八句起,四句结,中两大段各四十四句)。

①静便,注见首卷。

②曹植《七启》:“雄俊之徒,交党结伦。

”③骞崩之骞,音褰,马腹病也,在先韵。

春腾之骞,音轩,乌飞举也,在元韵。

孙愐谓骞字不可入先韵。

朱注考《汉书》“斩将事旗”,注云:“搴,取也。

”《韵会》:“搴,古通作骞。

”杜诗用“腾骞”,盖以骞取为义。

今按《考工记》:“梓人为笋■,小体骞腹。

”注:“身小,而腹缩可以骞举也。

”亦作掀举之义,及考宋郑库《古韵》,则真、文、元、寒、删、先,六韵皆协先音,即作腾骞,亦自合也。

前章寄高岑,语无悲悯,以彭州、虢州,乃除授也,故曰“诸侯非弃掷,半刺已翱翔。

”此章寄严贾,词多感概,以巴州、岳州,乃贬谪也,故曰“典郡终微眇,治中实弃捐。

”同一官职,而词语不同,意各有为耳。

后段归田,以目前境界言。

腾骞,以将来遇合言。

上下自不相背。

罗大经曰:杨子幼以“南山种豆”之句杀其身,此诗祸之始也。

至于“空梁落燕泥”,并“庭草无人随意绿”句,非有所讥刺,徒以雕所工巧,为暴君所忌嫉,至贾奇祸,则诗真可畏哉。

少陵《寄贾至严武》诗云:“贾笔论孤愤,严诗赋几篇。

定知深意苦,莫使众人传。

贝锦元停织,朱丝有断弦。

浦鸥防碎首,霜鹘不空拳。

”盖深戒之也。

刘禹锡种桃之句,不过感叹之词耳,非甚有所讥刺,然亦不免于迁谪矣。

杨德周《读杜漫语》曰:“世情只益睡”,是阅世语。

“吾生亦有涯”,是达生语。

“男儿行处是,客子斗身强”,是真阅历语。

“物情尤可见,词客未能忘”,是真声气语。

“侏儒应共饱,渔父忌偏醒”,“心徽傍鱼鸟,肉瘦怯豺狼”,必身经忧患,才晓读斯语。

“定知深意苦,莫使众人传。

贝锦无停织,朱丝有断弦”,必身罹谗谤,才晓读斯语。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5_88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9021554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