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排

独卧嵩阳客,三违颍水春。

艰难随老母,惨澹向时人。

谢氏寻山屐,陶公漉酒巾。

群凶弥宇宙,此物在风尘。

历下辞姜被,关西得孟邻。

早通交契密,晚接道流新。

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

草书何太苦,诗兴不无神。

曹植休前辈,张芝更后身。

数篇吟可老,一字买堪贫。

将恐曾防寇,深潜托所亲。

宁闻倚门夕,尽力洁飧晨。

疏懒为名误,驱驰丧我真。

索居犹寂寞,相遇益悲辛。

流转依边徼,逢迎念席珍。

时来故旧少,乱后别离频。

世祖修高庙,文公赏从臣。

商山犹入楚,源水不离秦。

存想青龙秘,骑行白鹿驯。

耕岩非谷口,结草即河滨。

肘后符应验,囊中药未陈。

旅怀殊不惬,良觌渺无因。

自古皆悲恨,浮生有屈伸。

此邦今尚武,何处且依仁。

鼓角凌天籁,关山信月轮。

官场罗镇碛,贼火近洮岷。

萧索论兵地,苍茫斗将辰。

大军多处所,馀孽尚纷纶。

高兴知笼鸟,斯文起获麟。

穷秋正摇落,回首望松筠。

注释《唐诗纪事》:彪,盖颍洛闲静者,天宝末,将母避乱,尝有《北游酬孟云卿》诗曰:“善道居贫贱,洁服蒙尘埃。

慈母忧疢疾,室家念栖哀。

”又有《神仙》诗曰:“长老思养寿,后生笑寂寞。

五谷无长年,四气乃灵药。

”读二诗,公诗始明。

诗云“三违颍水春”,自至德二载至乾元二年,凡三春也,当在是年来秦州作。

独卧嵩阳客①,三违颍水春②。

艰难随老母③,惨澹向时人④。

谢氏寻山屐⑤,陶公漉酒巾⑥。

群凶弥宇宙,此物在风尘⑦。

历下辞姜被⑧,关西得孟邻⑨。

早通交契密,晚接道流新⑩。

(首言山人奉母入关,往时得以相遇。

嵩颍,本山人所居,其艰难惨澹而来,总为母依人耳。

风尘之际,犹带履巾,避乱而不忘逸兴也。

历下早通,记初交之地。

关西晚接,记再遇之缘。

《杜臆》:山人以道术名,而公极称其孝,有关世教不浅)。

①《述征记》:嵩山,东曰太室,西曰少室,相去十七里,嵩其总名。

《括地志》:在洛州阳城县西北。

张远注彭祖云:“上士异床,下士异被。

服药百裹,不如独卧。

”②《水经》: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东南入于淮。

③《史记·管仲传》:“知我有老母也。

”④《淮南子》:“今之时人。

”⑤《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尝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

”⑥《陶潜传》:“郡将候潜,逢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⑦此物,顶屐与巾。

古诗:“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答宾戏》:“彼皆蹑风尘之会,履颠沛之势。

”⑧《海内先贤传》:姜肱事继母,年少,肱兄弟同被而寝,不入室以慰母心。

⑨《列女传》:孟子之母,凡三徙而舍学宫之傍。

⑩《北山移文》:“覈元元于道流。

”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①。

草书何太古,诗兴不无神。

曹植休前辈②,张芝更后身③。

数篇吟可老,一字卖堪贫④。

将恐曾防寇⑤,深潜托所亲。

宁闻倚门夕⑥,尽力洁餐晨⑦。

(此言山人才具出人,故得伸其孝养。

心静,故有妙悟,此艺能之本。

曹植数篇,承诗兴。

张芝一字,承草书,将恐深潜,避乱之计,夕膳晨餐。

奉养之勤)。

①《前汉·匡衡传》:“经学绝伦。

”②自东汉至建安,诗盛于七子,而以子建为称首。

《诗品》谓其“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粲溢今古,卓尔不群,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

”据此可见其压倒前辈矣。

③晋羊欣论书:”弘农张芝,高尚不仕,善草书,精劲绝伦,人谓之草圣。

”殷芸《小说》后汉张衡死日,蔡邕始怀孕。

二人才貌甚相类,人云邕是张衡后身。

④又羊欣《书论》:师宜官,书大字,方一丈,小字,方寸千言。

或空,至酒家,先书其壁,观者云集,酒因大售。

俟其饮足,削书而退。

⑤《诗》:“将恐将惧。

”⑥《齐国策》:王孙贾母曰:“汝晓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后汉薛包,事母至孝,出入必有时。

至期,母倚门望之,包必至矣。

⑦束皙《补亡诗》:“馨尔夕膳,洁尔晨餐。

”疏懒为名误,驱驰丧我真①。

索居尤寂寞,相遇益愁辛②。

流转依边檄,逢迎念席珍③。

时来故旧少④,乱后别离频。

(此叙当时遇而复别之事。

相遇,即指关西。

流转以下,公赴秦州也。

“逢迎念席珍”,慨穷途无珍重之者)。

①《诗》:“无敢驰驱。

”《庄子》,“今者吾丧我。

”②嵇康诗:“钟鼓或愁辛。

”③汉章帝诏:“遣吏逢迎。

”《汉书注》:“迎之于道,随所到而逢之,故曰逢迎。

《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④故旧,见《论语》。

世祖修高庙①,文公赏从臣②。

商山犹入楚③,渭水不离秦。

存想青龙秘④,骑行白鹿驯⑤。

耕岩非谷口⑥,结草即河滨⑦。

肘后符应验⑧,囊中药未陈⑨。

旅怀殊不惬,良觌吵无因⑩。

自古皆悲恨(11),浮生有屈伸(12)。

(此言山人得还故居,惜己不复相见耳。

修庙、赏臣,京师初复。

商山、渭水,山川如旧。

青龙、白鹿,道法之高。

谷口、河滨,山人所在,肘后、囊中,精于方术。

良觌无因,不胜伤心矣。

浮生屈伸,又复自解也。

屈伸以聚散言)。

①钱笺至德二载十二月,蜀郡、灵武元队功臣。

皆加封爵。

次年四月,九庙成,备法驾,自长安迎神主入新庙。

皆借汉晋为喻,以括焚毁收复。

《后汉书》:光武建武二年正月,立高庙于洛阳,四时袷祀。

高帝为太祖,一岁五祀。

②《左传》:“晋侯赏从亡者。

”③朱注商山二句,与《谒先主庙》诗“锦江元过楚,剑阁复通秦”同意,言肃宗反正,天下复归于唐也,或曰此用四皓、大公事,以拟山人。

旧注以源水为桃花源,与秦地无涉。

且两句俱使避秦事,终未稳惬,断以渭水为正。

邵宝注商山、渭水,言各念其乡。

张志在河南,公志在长安也。

此与上下文亦未合。

《十道志》:商洛山,在商县东南九十里,亦名楚山。

王维诗:“商山包楚邓。

”④《天隐子》:存我之神,想我之身,闭目即见自己之目,收心即见自己之心,则存想之术也。

《四象论》:青龙,东方甲乙木。

潜藏变化,故言龙。

《云笈七签》:《老君存思图》:凡行道时所存清旦思,青云之气匝满斋室,青龙狮子备守前后。

⑤《神仙传》:卫叔卿尝乘驾白鹿见汉武,帝将臣之,叔卿不言而去。

《三辅决录》:辛缮隐居弘农华阴,所居旁有白鹿,甚驯,不畏人。

⑥《扬子法言》:谷口郑子真,耕于岩石之下。

⑦《神仙传》:河上公,不知其姓氏。

汉文帝时,公结草为庵于河滨,读《老子》。

文帝驾往诣之。

《高士传》:焦先见魏受禅,常结草为庐于河之湄,独止其中。

⑧《晋·葛洪传》:洪著《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

《神仙传》:张道陵弟子赵升,七试皆过,乃授《肘后丹经》。

⑨《后汉·方术志》:王和平,性好道木,孙巨少事之。

会和平病殁,邕葬之东陶。

有书百余卷、药数囊,悉以送之。

后人言其尸解,邕恨不取其方药宝书。

⑩谢灵运诗:“引领冀良觌。

”(11)陶潜诗:“自古有行役。

”(12)《庄子》:“其生也若浮。

”刘昼《通塞》:“命有否泰,运有屈伸。

”此邦今尚武①,何处且依仁②。

鼓角凌天籁③,关山倚月轮④。

官壕罗镇碛⑤,贼火近洮岷⑥。

萧瑟论兵地,苍茫斗将辰。

大军多处所,余孽尚纷纶⑦。

高兴知笼鸟⑧,斯文起获麟⑨。

穷秋正摇落⑩,回首望松筠(11)。

(此自叙栖泊他乡,思山人而寄意也。

此邦,指秦州。

鼓角四句,忧吐蕃之侵。

萧索四句,忧思明之乱。

朱注困如笼鸟,不忘高兴。

穷如获鳞,可起斯文。

皆自况也。

摇落,边秋之状。

松筠,山人之庐。

此章前二段各十二句,后二段各十四句,中段八句相间)。

①《诗》:“此邦之人。

”晋戴邈疏:“平世尚文,遭乱尚武。

”②《论语》古注:仁者功施于入,故可倚。

陶弘景《茅山曲林馆铭》:“萦泉绕镜,尚德依仁。

”杨师道诗:“依仁遂可窥。

”皆用古注。

③王褒诗:“地中鸣鼓角。

”《庄子》:“天籁则众窍是已。

”④倚月轮,仰月而望乡关也。

薛道衡诗:“京洛重新年,复属月轮圆。

”⑤《唐书》:陇右道北庭都护府,有神仙镇,又有大漠、小碛。

赵曰:“四镇皆置官场,收赋敛以供军须。

⑥《唐书》:洮岷二州,皆属陇右道,《魏志》:邓艾见高山大泽,辄指画军营处所。

⑦《后汉书赞》:“身残余孽。

”相如《封禅书》:“纷纶威蕤。

”⑧《秋兴赋序》:“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

”⑨《春秋序》:“绝笔于获麟之句。

”杜预《左传序》:“麟出非其时,虚其应而失其归,此圣人所以为感也。

”绝笔于获麟之句者,所感而起,固所以为终。

⑩徐陵诗:“穷秋边马肥。

”《楚辞》:“草木摇落而变衰。

”(11)洙曰:松筠有岁寒之操。

详见二卷。

葛常之《韵语阳秋》曰:杜诗以后二句续前二句处甚多。

如《喜弟到》诗云:“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鹡鸰。

枝间喜不去,原上急曾经。

”《晴》诗云:“啼乌争引子,鸣鹤不归林。

下食遭泥去,高飞恨久阴。

”《江阁》诗云:“滑忆雕菰饭,香闻锦带羹。

溜匙兼暖腹,谁欲致怀罂。

”《寄张山人》诗云:“曹植休前辈,张芝更后身。

数篇吟可老,一字买堪贫。

”如此之类多矣。

此格起于谢灵运《庐陵王之墓下》诗,云:“延州协心许,楚老·暗兰芳。

解剑竟何及,抚坟徒自伤。

”李大白亦时有此格:“毛遂不堕井,曾参宁杀人。

虚言误公子,投抒惑慈亲”,是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5_89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9036409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