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韩谏议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古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骐驎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乐,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风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注释注解:1、鸿飞冥冥:指韩已遁世。

2、羽人:穿羽衣的仙人。

3、帷幄未改:帷幄本指帐幕,此指谋国之心。

韵译:眼下我心情不佳是思念岳阳,身体想要奋飞疾病逼我卧床。

隔江的韩注他品行多么美好,常在洞庭洗足放眼望八方。

鸿鹄已高飞远空在日月之间,青枫树叶已变红秋霜已下降。

玉京山众仙们聚集追随北斗,有的骑着麒麟有的驾着凤凰。

芙蓉般的旌旗被烟雾所淹没,潇湘荡着涟漪倒影随波摇晃。

星宫中的仙君沉醉玉露琼浆,羽衣仙人稀少况且不在近旁。

听说他仿佛是昔日的赤松子,恐怕是更象汉初韩国的张良。

当年他随刘邦建业定都长安,运筹帷幄之心未改精神惨伤。

国家事业成败岂敢坐视观望,厌恶腥腐世道宁可餐食枫香。

太史公留滞周南古来被痛惜,但愿他象南极寿星长泰永昌。

品行高洁之人为何远隔江湖,怎么才能将他置于未央宫上?

评析:此诗属于游仙诗一类,隐约含蓄,反复涵咏,始能体味。

诗前六句为第一段,写怀念韩某远在洞庭,日月更迭,思念益切。

“玉京”六句为第二段,写朝廷小人得势,而贤臣远去。

点出韩某已罢官去国。

“似闻”六句为第三段,写听到韩某罢官原因,以张良比之,颂其高洁有才。

末四句为第四段,抒写自己感想,并望韩某再度出山,为国出力。

诗思严慎细致周密,写得隐晦曲折。

格调却清新激昂,铿锵有力。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鹤注依梁氏编在大历元年之秋,姑仍之。

《杜臆》:诗言岳阳、洞庭、潇湘、南极,韩盖楚人,岳阳其家也。

今我不乐思岳阳①,身欲奋飞病在床②。

美人娟娟隔秋水③,濯足洞庭望八荒④。

鸿飞冥冥日月白⑤,青枫叶赤天雨⑥。

(首叙怀思韩君之意。

《楚辞》以美人比君子,此指韩谏议也。

岳阳、洞庭,韩居之地。

鸿飞冥冥,韩已遁世。

青枫赤叶,时属深秋矣。

)①《诗》:“今我不乐。

”师氏曰:《地理志》:岳州巴陵郡,在岳之阳,故日岳阳,有君山、洞庭湖、湘江之胜。

②《诗》:“不能奋飞。

”又:“或偃息在床。

”③又:“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鲍照诗:“娟娟似蛾眉。

”《庄子》:“秋水时至。

”④左思诗:“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此濯足,用《沧浪歌》。

《扬雄传》:“陟西岳以望八荒。

”⑤《法言》:“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⑥谢灵运诗:“晓霜枫叶丹。

鲍照诗:“北风驱雁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①,或骑骐驎翳凤凰②。

芙蓉旌旗烟雾落③,影动倒景摇潇湘④。

星宫之君醉琼浆⑤,羽人稀少不在旁⑥。

(唐汝询曰:此借仙官以喻朝贵也。

北斗象君,群帝指王公。

麟凤旌旗,言骑从仪卫之盛。

影动潇湘,谓声势倾动乎南楚。

星君,比近侍之沾恩者。

羽人,比远臣之去国者。

)①《灵枢奎景内经》:下离尘境,上界玉京。

元君注:玉京音,无为之天也。

东西南北,各有八天,凡三十二天,盖三十二帝之都。

玉京之下,乃昆仑北都。

江淹诗:“群帝共上下。

”赵注群帝,如五方之帝,三十二天之帝,虽皆称帝,而于大帝为卑,犹诸王三公之于天子也。

《晋·天文志》:“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人君之象,号令之主。

”②《集仙录》:群仙毕集,位高者乘鸾,次乘麒麟,次乘龙,鸾鹤每翅各大丈余。

《杜臆》:翳,语助词。

旧解翳为蔽,引《甘泉赋》“登凤凰兮翳芝”,恐非。

③北齐萧悫诗:“芙蓉露下落。

”此处落字所本,谓旌旗如落于烟雾之中,若作烟雾乐,谓乐音微细,如奏于烟雾中也,《列子》:“黄帝张乐于洞庭之野。

”④相如《大人赋》:“贯列缺之倒景。

”注引《凌阳子明经》:“列缺气去地二千四百里,倒景气去地四千里,其景皆倒在下。

”《汉·郊祀志》:“登遐倒景。

”注:“在日月之上,反从下照,故其景倒。

”⑤《楚辞》:“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真诰》:“羽童捧琼浆。

”⑥《楚辞》:“仍羽人于丹丘。

”羽人,飞仙也。

羽人稀少,韩已去位。

此句起下。

似闻昨者赤松子①,恐是汉代韩张良②。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③?

色难腥腐餐枫香④。

(此申明谏议去官之故。

以张良方韩,是尝平定西京者。

帷幄未改,言老谋仍在。

成败岂敢,言不忘忧国。

色难腥腐,盖厌浊世而思洁身矣。

)①《张良传》:“愿去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耳。

”《列仙传》:赤松子,神农时雨师,能入火自烧。

②《汉书》: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

陆机《高祖功臣传》:太子少傅、留文成侯、韩张良。

《高祖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③《出师表》:“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④《前汉·邓通传》:太子痈而色难之。

《神仙传》:壶公数试费长房,继令啖溷,臭恶非常,房色难之。

鲍照《升天行》:“何时与尔曹,啄腐共吞腥。

”注:“啄腐吞腥,谓酒肉之人。

”《尔雅注》:枫,似白杨,叶圆而岐,有脂而香,今之枫香是也。

《山海经注》:宋山枫木,即今枫香树。

《南史》:任昉营佛斋,调枫香二石。

张远注枫香,道家以之和药,故云餐。

《鹤林玉露》引佛书,凡诸所齅,风与香等。

朱注引范成大诗“悬知佛骨有青冥,风香久已涤膻腥”。

其说皆迂曲。

郑侯升曰:杜诗又有“独叹风香林,春时好颜色”,亦岂用佛书耶?

周南留滞古所惜①,南极老人应寿昌②。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③?

(末想其老成宿望,再出而济世匡君也。

《杜臆》,南极老人,非祝其多寿。

此星治平则见,进此人于玉堂,是即老人星见矣,盖意在治平也。

此章,前三段各六句,末段四句收。

)①《史记》:太史公留滞周南。

②《晋书》: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常以秋分之旦见于丙,秋分之夕没于丁,见则治平,主寿昌。

③焉得置之,上四字略读。

《前汉·翼奉传》:久污玉堂之署,颜师古曰:玉殿在未央宫。

《扬雄传》:上玉堂。

朱鹤龄曰:韩谏议,不可考,其人大似李邺侯,必肃宗收京时尝与密谋,后屏居衡湘,修神仙羽化之道。

公思之而作。

似闻以下,美其功在帷幄,翛然远引。

周南以下,惜其留滞秋水,而不得大用也。

卢元昌曰:韩官居谏议,必直言忤时,退老衡岳,公伤谏臣不用,功其出而致君,不欲终老于江湖,徒托神仙以自金也。

首尾美人,中间羽人及赤松子、韩张良、南极老人,总一谏议影子。

吴江潘耒曰:少陵平生交友,无一不见于诗,即张曲江、王思礼、未曾款洽者,亦形诸歌咏,若李邺侯,则从无一字交涉,盖杜于五月拜官,李即于十月乞归,未尝相往还也。

此诗题云“寄韩谏议”,则所云美人,当即指韩,《钱笺》移之邺侯,有何确据?

杜既推李如此,他诗何不一齿及,而独寓意于寄韩一篇?

且何所忌讳,而庾辞隐语,并题中不一见姓氏耶?

若云诗中语非邺侯不足当,则韩既谏官而与杜善,安知非扈从收京,曾参密议者耶?

钱氏归其说于程孟阳,亦自知其不的也。

黄生曰:钱氏谓此诗欲韩谏议贡李泌于玉堂,其说近凿。

韩时在岳阳,其官之有无不可知,何得以荐贤望之?

观泌语肃宗云“杀臣者,乃五不可”,则其君臣之间,正非谏议小臣所能与也。

予意韩张良,当即指韩谏议,亦在灵武从驾,故曰“昔随刘氏定长安”,既而肃崩代立,故曰“帷幄未改神惨伤”,其人必见时事不佳,故弃官远游,公特微其辞曰“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也。

前段“玉京群帝”云云,指当时在朝之臣,远方流落者望之犹登仙也,公盖与韩有旧,故作此寄之,而因以自寓,所以结处深致慨惜,言此人自宜在玉堂之上耳,焉得置而不用耶?

朱注虽不径指为李泌,顾云其人必肃宗时常与密谋,后屏居衡山,修神仙之道,公思之而作,则亦总为“玉京群帝”等语所惑也。

予初疑公以子房比韩,或张之先与韩同出。

因检《史记索隐》注云:王符、皇甫谧皆言子房本韩之公族,因秦索之急,故变姓名。

益知本句不曰汉代张子房,而曰汉代韩张良,公之所指本明白,人自不解耳。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220_34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9335111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