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南溪常道士
朝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体裁: 五律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释注解:1、渚:水中的小洲。
2、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
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韵译:为请教常道士我一路寻找而来,苔痕中可清晰辨认出我的足迹。
白云依傍着水中清静的小洲渚,闲适的柴门却被奇花瑶草遮闭。
山雨过后欣赏山中苍松的翠色,沿着山势行走来到溪流发源地。
溪中花影和禅意我全都能领悟,见到常道士默然相对忘了话题。
评析:诗是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
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
诗题为“寻”,由此而发,首两句一路“寻”来,颔联写远望和近看,“寻”到了隐士的居处。
颈联写隐者不在,看松寻源,别有情趣。
最后写“溪花自放”而“悟”禅理之无为,即使寻到了常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简析:“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全诗之意在于情与景,情景交融,相对忘言。
出处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148_37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96145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