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朝代:作者: 柳宗元 体裁: 七律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注释注解:1、大荒:旷远的广野。

2、惊风:狂风。

3、:吹动。

4、芙蓉:指荷花。

5、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

6、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7、纹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韵译: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

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更多

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暘黄惟月联句

朝代:作者: 方回

一峰何峥嵘,万象翻匍匐。

心包元气并,影立太空独。

遥瞻极乾端,俯瞰际坤轴。

飘飘凌云身,杳杳送鸿目。

挥袖裨八风,开襟吞百渎。

醒脾咽醇清,涤髓盪痼俗。

斗摘紫垣杓,日攀黄道毂。

川令夷若奔,林诃魍魈伏。

螺蚌视三神,杯盎阅四隩。

参旗摩右肩,昆苑踏左足。

营营蚁磨旋,戢戢蜂房簇。

膻俎餍前臑,诗瓢悭半菽。

历测尊卢年,桴穷沃焦谷。

畴非浮点沤,吾亦寄粒粟。

气形孰融结,高深谁濬矗。

娲皇不能补,共工多事触。

飞思腾虚遨,殚精......更多

移居 其二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注释〕(1)这首诗写移居南村后,与邻居们同劳作、共游乐,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谊。

同时,对躬耕自岭的生活也表示了适意与满足。

(2)登高:登山,指游赏。

赋新诗:即作新诗。

(3)更相呼:相互招呼。

斟酌:指饮酒。

斟:执壶注酒。

酌:饮酒。

(4)农务:指农忙时。

......更多

虞美人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波声拍枕长淮晓。

隙月窥人小。

无情汴水自东流。

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

酒味多於泪。

谁教风鉴在尘埃。

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注释注释:此词为元丰七年(1084)十一月作者至高邮与秦观相会后,于淮上饮别之词。

词中反映了苏、秦两人的深挚情谊。

起二句,写在淮上饮别后的情景。

秦观厚意拳拳,自高邮相送,溯运河而上,经宝应至山阳,止于淮上,途程二百余里。

临流帐饮,惜别依依。

词人归卧船中,只听到淮水波声......更多

角招 故园旧有老梅数树,自庚午至庚辰,十

朝代:作者: 邵亨贞 体裁:

年来惟起步月前村之欢。

辛巳正月二十四日,曹云翁以红萼一权见予,风度绝韵,旧感横生,念之不置,因缀此阕为解,并以谢翁焉梦云杳。

东风外,画阑倚遍寒峭。

小梅春正好。

漫忆故园,花满林沼。

天荒地老。

但暗惜、王孙芳草。

鹤发仙翁洞里,为分得一枝来,便迎人索笑。

窗晓。

冷香窈霭,幽情雅淡,不减孤山道。

旧愁浑欲埽。

却明朝、新愁萦绕。

何郎易恼。

且约住、伤春怀抱。

彩笔风流未少。

更何日,玉箫吹,金尊倒。

为春瘦。

何堪更绕西湖......更多

角招 次黄伯阳苕溪夭中韵

朝代:作者: 邵亨贞 体裁:

暮云起。

苕溪上,画桡荡漾春水。

道人烟浪里。

信笔赋诗,千古无此。

吴头楚尾。

问旧日、陶朱邻里。

撷得江蓠寄远,向天角歇孤帆,且行行休矣。

吟倚。

柳阴傍晚,花期暗数,芳事今余几。

旧游难屈指。

化鹤归来,依然城市。

纷纭闹紫。

岂不羡、山林宫徵。

更约吟船共舣。

剩判得,落残花,欺行李。

年来惟起步月前村之欢。

辛巳正月二十四日,曹云翁以红萼一权见予,风度绝韵,旧感横生,念之不置,因缀此阕为解,并以谢翁焉梦云杳。

东风外,画......更多

论诗三十首

朝代:作者: 元好问 体裁: 七绝

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

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注释自查慎行《初白庵诗评》断言该诗“扫尽鬼怪一派”以来,论者多承袭此说,不加分辨,将卢仝和“今人”、“儿辈”的险怪诗风一起扫尽,把“纵横”理解为横冲直撞的鲁莽、出格行为。

但这种解释未必准确。

“纵横”一词在杜诗“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和戴复古“笔端有力意纵横”(《论诗十绝》)中,都是褒义。

在《论诗三十首》中共出现四次,只......更多

贺新郎

朝代:作者: 刘过 体裁:

弹铗西来路。

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

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

雁信落、家山何处。

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

留不住,少年去。

男儿事业无凭据。

记当年、悲歌击楫,酒酣箕踞。

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

谁更识、此时情绪。

唤起杜陵风月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

歌此恨,慰羁旅。

注释注释:刘过作为一位爱国志士,平生以匡复天下,一统河山为己任。

他力主北伐,曾上书宰相,痛陈恢复中原的方略,但却不被苟......更多

贺新郎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老大那堪说!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

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注释注释:本词的突出特点在于,把即事叙景与直抒胸臆巧妙结合起来,用凌云健笔抒写慷慨激昂,奔放郁勃的感情,悲壮沉雄发场......更多

贺新郎 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朝代:作者: 陈亮 体裁:

老去凭谁说。

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

父老长安今馀几,後死无仇可雪。

犹未燥、当时生发。

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

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

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

行矣置之无足问,谁唤妍皮痴骨。

但莫使、伯牙弦绝。

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龙共虎,应声裂。

注释注释:陈亮在作词中善于用典使事,这使他的作品能在有限的篇幅里大大增加内容。

他运用历史典故,不同于其他词作者,有其......更多

678910 共9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