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倩得薰风染绿衣。

国香收不起,透冰肌。

略开些子未多时。

窗儿外,却早被人知。

越惜越娇痴。

一枝云鬓上,那人宜。

莫将他去比荼 。

分明是,他更的些儿。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水调歌头 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尚书韵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今日复何日,黄菊为谁开。

渊明谩爱重九,胸次正崔嵬。

酒亦关人何事,政自不能不尔,谁遣白衣来。

醉把西风扇,随处障尘埃。

为公饮,须一日,三百杯。

此山高处东望,云气见蓬莱。

翳凤骖鸾公去,落佩倒冠吾事,抱病且登台。

归路踏明月,人影共徘徊。

注释注释①词作于淳熙九年(1182),时稼轩初罢带湖。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云洞:《上饶县志·山川志》:“云洞在县西三十里开化乡,天欲雨,则兴云。

”韩南涧:韩元吉字无咎,......更多

水调歌头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摩娑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

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

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注释注释:原注: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 、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

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更多

满江红 中秋寄远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常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注释注释①此闲居带湖之作。

寄远:寄语远人。

就词意看,这个远人可能是作者眷恋过的歌舞女子。

借月抒怀,颇类东坡《水调歌头》中秋词。

然苏词重哲理而抒手足之情,辛词重情致而发男女......更多

生查子 独游雨岩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

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注释注释:这是辛弃疾作品中又一首即事叙景、寓情于事之作。

此词作年虽然难以确考,不过可以肯定这是词人削职闲居、退居带湖期间 ,“倦途却被行人笑,只为林泉有底忙”(《鹧鸪天 》)的情况下写作的。

题目中的“雨岩”,位于江西永丰县西二十里的博山脚下。

据韩淲《涧泉集》卷十二一首题为《朱卿入雨岩,本约同游,一诗呈之......更多

糖多令/唐多令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淑景斗清明。

和风拂面轻。

小杯盘、同集郊坰。

著个簥儿不肯上,须索要、大家行。

行步渐轻盈。

行行笑语频。

凤鞋儿、微褪些根。

忽地倚人陪笑道,真个是、脚儿疼。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菩萨蛮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看灯元是菩提叶。

依然会说菩提法。

法似一灯明。

须叟千万灯。

灯边花更满。

谁把空花散。

说与病维摩。

而今天女歌。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西江月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熔金。

白鸥来往本无心。

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

千年往事已沈沈。

闲管兴亡则甚。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西江月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贪数明朝重九。

不知过了中秋。

人生有得许多愁。

惟有黄花如旧。

万象亭中殢酒。

九江阁上扶头。

城鸦唤我醉归休。

细雨斜风时候。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西江月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一柱中擎远碧,两峰旁依高寒。

横陈削就短长山。

莫把一分增减。

我望云烟目断,人言风景天悭。

被公诗笔尽追还。

更上层楼一览。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1617181920 共81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