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朝代:作者: 李清照 体裁:

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孤雁儿

朝代:作者: 李清照 体裁: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释注释:原序:世人作梅诗,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

全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更多

孤雁儿

朝代:作者: 李清照 体裁: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小重山

朝代:作者: 李清照 体裁: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注释注释:这首词闲适淡雅,表惜春之情,为作者早期作品。

“春到长门春草青”一句,写作者晨起所见。

“长门”,汉代长安离宫名 ,汉武帝陈皇后失宠,曾居此。

“江梅”,遗核所生,非经人工栽培,又句直脚梅,也称野梅 ,初春开红白色花。

梅可以说是早春的标志。

“些子”犹言一些......更多

小重山

朝代:作者: 李清照 体裁:

春到长门春草青。

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

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

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

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朝代:作者: 李清照 体裁: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注释注释:这首词作于建炎三年,是一首寄寓南渡之恨的力作。

上片首句“永夜恹恹欢意少”开门见山。

南渡以后,清照隽永含蓄的风格,一变而为沉郁苍凉。

上巳虽是传统的水边修禊节日,但词人此时心情不愉,欢意甚少 。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写长夜辗转反侧,梦见汴京,看到汴......更多

题八咏楼

朝代:作者: 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注释注释:绍兴四年(1134年)九月,李清照避难金华,投奔当时在婺州任太守的赵明诚之妹婿李擢,卜居酒坊巷陈氏第。

在金华期间,李清照还曾作《武陵春》词,感叹辗转漂泊、无家可归的悲惨身世,表达对国破家亡和嫠妇生活的愁苦。

又作《题八咏楼》诗,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其“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

此楼系南朝齐隆昌元年(494)......更多

一剪梅

朝代:作者: 李清照 体裁: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注释①玉簟:光华如玉的席子。

②雁字:指雁群飞时排成“一”或“人”形。

相传雁能传书。

评解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词,重在写别后的相思之情。

上片虽没有一个离情别绪的字眼,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

下片则是直抒相思与别愁。

词以浅近明白的语言,表达深思挚爱之情,缠绵......更多

临江仙

朝代:作者: 李清照 体裁: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偶成

朝代:作者: 李清照 体裁: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注释注释:①浑--非常。

②这句说:怎么能够使我的心情和过去一样呢!

12345 共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