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杳寒山道

朝代:作者: 寒山 体裁: 五律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注释寒山是贞观时代的诗僧。

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就写刻在山石竹木之上,盈六百首,现存三百余首。

语言明浅如话,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内容除用形象演说佛理之外,多描述世态人情,山水景物。

诗风幽冷,别具境界。

这首“杳杳寒山道”,很能代表他的风格。

诗的内容,写寒岩左近高山深壑中的景色,最后见出心情,通篇浸透了寒意......更多

相和歌辞·宫怨

朝代:作者: 于濆 体裁: 乐府

妾家望江口,少年家财厚。

临江起珠楼,不卖文君酒。

当年乐贞独,巢燕时为友。

父兄未许人,畏妾事姑舅。

西墙邻宋玉,窥见妾眉宇。

一旦及天聪,恩光生户牖。

谓言入汉宫,富贵可长久。

君王纵有情,不奈陈皇后。

谁怜颊似桃,孰知腰胜柳。

今日在长门,从来不如丑。

出处全唐诗:卷20_118

秋夜山中述事

朝代:作者: 薛能 体裁: 五律

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

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

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

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

出处全唐诗:卷560-74

蘼芜叶复齐

朝代:作者: 赵嘏

提筐红叶下,度日采蘼芜。

掬翠香盈袖,看花忆故夫。

叶齐谁复见,风暖恨偏孤。

一被春光累,容颜与昔殊。

出处全唐诗:卷27_4

谷神歌

朝代:作者: 吕岩 体裁: 杂言

我有一腹空谷虚,言之道有又还无。

言之无兮不可舍,言之有兮不可居。

谷兮谷兮太玄妙,神兮神兮真大道。

保之守之不死名,修之炼之仙人号。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若人能守一,只此是长生。

本不远离,身还不见。

炼之功若成,自然凡骨变。

谷神不死玄牝门,出入绵绵道若存。

修炼还须夜半子,河车般载上昆仑。

龙又吟,虎又啸,风云际会黄婆叫。

火中姹女正含娇,回观水底婴儿俏。

婴儿姹女见黄婆,儿女相逢两意和。

金殿玉堂门十二,金翁......更多

临川逢陈百年

朝代:作者: 李咸用 体裁: 七古

麻姑山下逢真士,玄肤碧眼方瞳子。

自言混沌凿不死,大笑老彭非久视。

强争龙虎是狂人,不保元和虚叩齿。

桃花雨过春光腻,劝我一杯灵液味。

教我无为礼乐拘,利路名场多忌讳。

不如含德反婴儿,金玉满堂真可贵。

出处全唐诗:卷644-40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朝代:作者: 柳宗元 体裁: 五排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

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出处全唐诗:卷351-6

同李九士曹观壁画云作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杂言

始知帝乡客,能画苍梧云。

秋天万里一片色,只疑飞尽犹氛氲。

出处全唐诗:卷213_26

和殷衙推春霖即事

朝代:作者: 李咸用 体裁: 五排

东风吹暖雨,润下不能休。

古道云横白,移时客共愁。

绿沈莎似藻,红泛叶为舟。

忽起江湖兴,疑邻畎浍流。

此时无胜会,何处滞奇游。

阵急如酣战,点粗成乱沤。

竹因添洒落,松得长飕飗。

花惨闲庭晚,兰深曲径幽。

丝牵汀鸟足,线挂岳猿头。

天地昏同醉,寰区浩欲浮。

柳眉低带泣,蒲剑锐初抽。

石燕翻空重,虫罗缀滴稠。

荷倾蛟泪尽,岩拆电鞭收。

岂直望尧喜,却怀微禹忧。

树滋堪采菌,矶没懒垂钩。

腥觉闻龙气,寒宜拥豹裘。

名膏那作沴,思稔......更多

和知己秋日伤怀

朝代:作者: 郑谷 体裁: 七绝

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亭台。

梁尘寂寞燕归去,黄蜀葵花一朵开。

出处全唐诗:卷676-58

12345 共4133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