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一泓潋滟复澄明,半日功夫劚小庭。
占地未过四五尺,浸天唯入两三星。
鹢舟草际浮霜叶,渔火沙边驻小萤。
才见规模识方寸,知君立意象沧溟。
出处全唐诗:卷651-37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五律 江东寒近腊,野寺水天昏。
无酒能消夜,随僧早闭门。
照墙灯焰细,著瓦雨声繁。
漂泊仍千里,清吟欲断魂。
出处全唐诗:卷648-36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绝 马首寒山黛色浓,一重重尽一重重。
醉醒已在他人界,犹忆东阳昨夜钟。
出处全唐诗:卷653-15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去岁离家今岁归,孤帆梦向鸟前飞。
必知芦笋侵沙井,兼被藤花占石矶。
云岛采茶常失路,雪龛中酒不关扉。
故交若问逍遥事,玄冕何曾胜苇衣。
出处全唐诗:卷651-35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绝 许教门馆久踟蹰,仲叔怀恩对玉壶。
唯有离心欲销客,空垂双泪不成珠。
出处全唐诗:卷653-30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常闻画石不画水,画水至难君得名。
海色未将蓝汁染,笔锋犹傍墨花行。
散吞高下应无岸,斜蹙东南势欲倾。
坐久神迷不能决,却疑身在小蓬瀛。
出处全唐诗:卷651-28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密片繁声旋不销,萦风杂霰转飘飖。
澄江莫蔽长流色,衰柳难黏自动条。
湿气添寒酤酒夜,素花迎曙卷帘朝。
此时明径无行迹,唯望徽之问寂寥。
出处全唐诗:卷650-34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排 混元融结致功难,山下平湖湖上山。
万倾涵虚寒潋滟,千寻耸翠秀孱颜。
芰荷香入琴棋处,雷雨声离栋牖间。
但有五云依鹤岭,曾无陆路向人寰。
夜溪漱玉常堪听,仙树垂珠可要攀。
若弃荣名便居此,自然浮浊不相关。
出处全唐诗:卷653-5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闲花未零落,心绪已纷纷。
久客无人见,新禽何处闻。
舟随一水远,路出万山分。
夜月生愁望,孤光必照君。
出处全唐诗:卷648-17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俗人皆嫉谢临川,果中常情***。
为政旧规方利国,降生直性已归天。
岘亭惋咽知无极,渭曲馨香莫计年。
从此心丧应毕世,忍看坟草读残篇。
出处全唐诗:卷6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