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柳

朝代:作者: 杜牧 体裁: 七律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早发诸暨

朝代:作者: 骆宾王 体裁: 五排

征夫怀远路,夙驾上危峦。

薄烟横绝巘,轻冻涩回湍。

野雾连空暗,山风入曙寒。

帝城临灞涘,禹穴枕江干。

橘性行应化,蓬心去不安。

独掩穷途泪,长歌行路难。

出处全唐诗:卷79_12

早寒

朝代: 现代 作者: 马一浮

高天霜露已先零,众醉何人解独醒。

坐对沧江怀远道,静看落叶下空庭。

故园台榭胡尘黯,环海鱼龙夜气腥。

莫向楼头吹玉笛,断鸿凄雁不堪听。

春日登大悲阁

朝代:作者: 钱惟治

春城满望,晓阁閒登。

尘销霁景,定出真僧。

人怀远思,槛凭危层。

因圆果登,胜境斯兴。

春暮即事

朝代:作者: 翁森

啼鹃春已暮,徒倚念流光。

雨涨溪舂急,山晴火种忙。

寻芳知兴浅,怀远觉愁长。

两月无来客,青苔满石床。

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

朝代:作者: 刘禹锡 体裁: 五排

淮海多夏雨,晓来天始晴。

萧条长风至,千里孤云生。

卑湿久喧浊,搴开偶虚清。

客游广陵郡,晚出临江城。

郊外绿杨阴,江中沙屿明。

归帆翳尽日,去棹闻遗声。

乡国殊渺漫,羁心目悬旌。

悠然京华意,怅望怀远程。

薄暮大山上,翩翩双鸟征。

出处全唐诗:卷355-56

晚秋酬姚合见寄

朝代:作者: 无可 体裁: 五律

新命起高眠,江湖空浩然。

木衰犹有菊,燕去即无蝉。

分察千官内,孤怀远岳边。

萧条人外寺,暌阻又经年。

出处全唐诗:卷813-21

望夫石

朝代:作者: 王建 体裁: 七古

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依据古老的民间传说写成的抒情小诗。

相传,古代有个女子,因为丈夫离家远行,经久未归,就天天上山远望,盼望丈夫归来。

但是许多年过去了,丈夫终未回来,这女子便在山巅化为石头。

石头的形象如一位女子翘首远望,人们就把此石称作望夫石,此山称作望夫山了。

这个故事起源于今湖北武昌附近,由于流传广泛,许多地方都有望夫山、望夫石、望夫台......更多

杂曲歌辞·古别离

朝代:作者: 沉佺期 体裁: 乐府

白水东悠悠,中有西行舟。

舟行有返棹,水去无还流。

奈何生别者,戚戚怀远游。

远游谁当惜,所悲会难收。

自君间芳屣,青阳四五遒。

皓月掩兰室,光风虚蕙楼。

相思无明晦,长叹累冬秋。

离居分迟暮,驾高何淹留。

出处全唐诗:卷26_1全唐诗:卷95_6

杂曲歌辞·独不见

朝代:作者: 沈佺期 体裁: 乐府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知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释这首七律,是借用了乐府古题“独不见”。

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

”本诗的主人公是一位长安少妇,她所“思而不得见”的是征戍辽阳十年不归的丈夫。

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述女主人公在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久......更多

678910 共18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