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闻秋风

朝代:作者: 刘禹锡 体裁: 七律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溜枕前觉,一夜颜妆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开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注释: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

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更多

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皇太后阁六首

朝代:作者: 苏辙

寿康朝谒蚤,长信燕闲多。

不有图书乐,其如昼漏何。

玉宇宜朱夏,壶冰生晚凉。

深心念行暍,清夜久焚香。

蚕宫罢采撷,暴室献朱黄。

翕呷霜纨动,阑班采缕长。

六宫无事著嬉游,百药初成及早收。

菖歜还羞十二节,椿年自占八千秋。

万寿仍萦长命缕,虚心不著赤灵符。

民间风俗疑当共,天上清高定尔无。

杨子江心泻镜龙,颇如细縠不摇风。

宫中惊奉秋天月,长照人心助至公。

官舍内新凿小池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古

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

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

勿言不深广,但取幽人适。

泛滟微雨朝,泓澄明月夕。

岂无大江水,波浪连天白。

未如床席前,方丈深盈尺。

清浅可狎弄,昏烦聊漱涤。

最爱晓暝时,一片秋天碧。

出处全唐诗

宝鼎现

朝代:作者: 张元干 体裁:

山庄图画,锦囊吟咏,胸中丘壑。

年少日、如虹豪气,吐凤词华浑忘却。

便袖手、向岩前溪畔,种满烟梢雾箨。

想别墅平泉,当时草木,风流如昨。

瘦藤闲倚看锄药。

双芒鞋、雨後常著。

目送处、飞鸿灭没,谁问蓬蒿争燕雀。

乍霁月、望松云南渡,短艇敧沙夜泊。

正万里清冥,千林虚籁,从渠缯缴。

携幼尚有筠丁,谁会得、人生行乐。

岸帻纶巾归去,深户相迷翠幕。

恐未免、上凌烟阁。

好在秋天鹗。

念小山丛桂,今宵狂客,不胜杯勺。

出处引自"竹筠......更多

审知用由字韵作诗见示次韵

朝代:作者: 赵蕃

山可屐登溪中浮,崎岖窈窕怅无由。

功名竟尔异吾事,邱壑只然须我流。

夏日炎蒸端畏病,秋天潇洒信宜游。

关心怀玉山前路,要上诸峰最上头。

客夜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注释鹤注宝应元年秋,自绵至梓,时家在成都。

秋晚,方迎家再至梓。

因秋夜而赋此。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①,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②。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③。

老妻书数纸④,应悉未归情。

(此秋夜有感而作也。

上四,客夜之景。

下四,客夜之情。

《杜臆》:何曾不肯四字,愁怀毕露,所谓愁人知夜长也。

五六,正写作客未归之......更多

客游

朝代:作者: 戴表元

客游吴楚地,最好是秋天。

三泖团脐蟹,双溪缩项鳊。

桂林云顶寺,芦荡月中船。

酒醒**雁,犹胜听杜鹃。

宫词

朝代:作者: 宋白

秋天如水月如霜,玉笛风清曲破长。

众乐任高声迥别,六宫齐道是君王。

宫词百首

朝代:作者: 和凝 体裁: 七绝

紫燎光销大驾归,御楼初见赭黄衣。

千声鼓定将宣赦,竿上金鸡翅欲飞。

北阙晴分五凤楼,嵩山秀色护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运,更拟波中出九畴。

中兴殿上晓光融,一炷天香舞瑞风。

百辟虔心齐稽首,卷帘遥见御衣红。

日和风暖御楼时,万姓齐瞻八彩眉。

瑞气祥烟笼细仗,阁门宣赦四方知。

凤吹鸾歌晓日明,丰年观稼出神京。

封人争献南山寿,五色云中御辇平。

圣主临轩待晓时,穿花宫漏正迟迟。

鸡人一唱乾坤晓,百辟分班俨羽仪。

朦胧西月照池亭,......更多

宿凤翅山悬泉寺

朝代:作者: 张耒

秋山晚景凉,幽路转石壁。

稍知步武峻,渐与鸡犬隔。

层崖恃我西,悬瀑垂百尺。

崩腾捣重泓,昼夜碎珪璧。

天寒行已深,岭转客暂息。

最爱下山泉,潺潺马蹄侧。

重门敞幽寺,台殿互开辟。

野僧三四人,披衣出迎客。

阴阴修竹静,下有神龙宅。

泓澄一亩泉,黯黯万古色。

翛然改瞻视,异物如不隔。

萧萧毛发疏,伫立动神魄。

云低秋天阴,木落山日夕,房寒灯火青,夜久人语寂。

通宵淡无梦,起望晓天白。

山川接周韩,清洛去不极。

我无轩冕意,野性......更多

1617181920 共70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