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复口 朝代: 宋 作者: 洪咨夔 凉边未放菊花斑,莫作重阳节物看。就网买鱼风露重,推篷举酒水天宽。箭头岁月离弦易,局面功名下着难。惭愧竟陵江上叟,采菰捣黍鬓毛寒。 九日蓝田崔氏庄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雨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释[注释](1)蓝田:即今陕西省蓝田县。(2)强:勉强。(3)倩:请人代替自己做。(4)蓝水:即蓝溪,在蓝田山下。(5)玉山:即蓝田山。(6)茱萸:草名。古时重阳节,都要饮茱萸酒。[译文]人老了,又面对悲凉的秋色,看来只好勉强宽慰自己了。今日时逢重阳节,我的兴致来了,......更多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朝代: 唐 作者: 王维 体裁: 七绝 类别:羁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注释[注释]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2.忆:想念。3.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4.异乡:他乡、外乡。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6.逢:遇。7.倍:格外。8.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9.茱萸(zhū yú ):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更多 偈颂一百零九首 朝代: 宋 作者: 释可湘 重阳节,何可说。篱菊新开剪剪金,霜柑微露团团月。元亮攒眉回去见境生情,闽王特地缄来弄巧成拙。处处登高看不彻。 偈颂七十六首 朝代: 宋 作者: 释师范 昨日九月九,过了重阳节。今日忆重阳,陞堂何可说。拟欲问黄花,黄花虽有在东篱。拟欲问白醪,白醪虽有非我知。不如一时放下衲被幪头,从教门外飕飕,雨飕飕,幽州江品,采石渡头,三三两两钓渔舟。 偈颂七十六首 朝代: 宋 作者: 释师范 去年不在家,虚过重阳节。今年既在家,须要强施设。淡水煮冬瓜,真个滋味别。不知滋味者,却似嚼生铁。 偈颂八十五首 朝代: 宋 作者: 释妙伦 九日重阳节,渊明采菊时。黄花到处有,何止在东篱。 卜算子 朝代: 宋 作者: 陈著 体裁: 词 风急雁声高,露冷蛩吟切。枕剩衾寒不耐烦,长是伤离别。望得眼儿穿,巴得心头热。且喜重阳节又来,黄菊花先发。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古香慢 赋沧浪看桂 朝代: 宋 作者: 吴文英 体裁: 词 怨娥坠柳,离佩摇荭,霜讯南圃。漫忆桥扉,倚竹袖寒日暮。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把残云、剩水万顷,暗熏冷麝凄苦。渐浩渺、凌山高处。秋澹无光,残照谁主。露粟侵肌,夜约羽林轻误。翦碎惜秋心,更肠断、珠尘藓路。怕重阳,又催近、满城细雨。注释注释:沧浪指苏州沧浪亭 ,在州学之南 。这首《古香慢》是吴梦窗的一首咏物词,所咏之物即为沧浪亭的桂 。从词风和内容看 。此词大约写于理宗淳祐三年(1243),反映......更多 定风波 次高左藏使君韵 朝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体裁: 词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注释注释:此词为作者贬谪黔州期间的作品。写出他在穷困险恶的处境中,不向命运屈服的博大胸怀;主要通过重阳即事,抒发了一种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乐观奋发精神。上片首二句写黔中气候 ,以明贬谪环境之恶劣。黔中秋来阴雨连绵,遍地是水,人终日只能困居室内,不好外出活......更多 12345 共10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