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尤端明四首

朝代:作者: 李曾伯

忆昨趋湘水,公归问锡山。

惜时为俗累,欠往拜师颜。

不复亲温厉,畴其念险艰。

莫持鸡炙去,老泪不胜潸。

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七律

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

一岁中分春日少,百年通计老时多。

多中更被愁牵引,少处兼遭病折磨。

赖有销忧治闷药,君家浓酎我狂歌。

注释中分:一作平分。

一岁平分春日少百年通计老时多原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作于洛阳,诗人大病稍愈。

这两句是说人要珍重年华,惜春惜时——就一年光阴来说,四季平分,春日只占一少部分,人的青春时节情同一理;

人生一世,即使活百年,也是老年时期居多。

这时,诗人已年近古稀,疾病缠身,感慨......更多

李子仪喜津改秩作诗相庆因次韵

朝代:作者: 吴芾

有屋依山复面湖,幽栖试问有谁如。

门前更种千竿竹,堂上还堆万卷书。

每恨暮年方卜筑,岂知今日得安居。

鲤庭况有新桃李,莫惜时来长者车。

樽前吟呈宋白小著

朝代:作者: 田锡

三年多谢主人翁,杯酒相宽礼数丰。

唯惜时光如走马,懒询天道似张弓。

秋深街巷槐花雨,夜静厅堂苇箔风。

尽是无憀肠断处,都将分付醉乡中。

正月五日出郊至金石台

朝代:作者: 陆游

渐老惜时节,斯游那可忘。

雪晴天浅碧,春动柳轻黄。

笑语宽衰疾,登临到夕阳。

未须催野渡,聊欲据胡床。

汪功父聘石友

朝代:作者: 王柏

一片寒姿苍玉质,久作歙江秋水骨。

磨瑕砻垢饱风霜,袖手南游来楚国。

我曾研破青烟痕,露华半勺拖玄云。

文理细密温而淳,伯乐一顾空马君。

癯癯好古子汪子,雅有半面如旧情。

巧取豪夺俱不敢,聘以厚礼强委禽。

吉日良辰新劝驾,绛帐交欢相慰藉。

斟酌洙泗闯紫阳,大义发越添声价。

紫阳是渠桑梓贤,久矣骖随辑坠编。

会心不惜时磨研,至理神授珠莹圆。

我今赠君明堂一柱金书墨,霜毫冠带来蟾窟。

楮先生者白而腴,即日相邀来览德。

弦歌声里......更多

浣溪沙

朝代:作者: 晏殊 体裁: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1]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注释注释:[1]“去年”句:语本唐人邓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2]香径:花园里的小路。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灸人口的篇章。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更多

省试恩赐耆老布帛

朝代:作者: 李绛 体裁: 五排

涣汗中天发,殊私海外存。

衰颜逢圣代,华发受皇恩。

烛物明尧日,垂衣辟禹门。

惜时悲落景,赐帛慰余魂。

厚泽沾翔泳,微生保子孙。

盛明今尚齿,欢奉九衢樽。

出处全唐诗:卷319-32

示董伯懿

朝代:作者: 王安石

穿桥度堑只闲行,咏石嘲花亦漫成。

嚼蜡已能忘世味,画脂那更惜时名。

长干里北寒山紫,白下门西野水明。

此地一廛须卜筑,故人他日访柴荆。

蕃剑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致此自僻远,又非珠玉装。

如何有奇怪,每夜吐光芒。

虎气必腾踔,龙身宁久藏。

风尘苦未息,持汝奉明王。

注释鹤注依梁氏编在乾元二年,以诗有风尘未息句,时史思明犹在也。

致此自僻远①,又非珠玉装②。

如何有奇怪③,每夜吐光芒④。

虎气必腾上⑤,龙身宁久藏⑥。

风尘苦未息⑦,持汝奉明王⑧。

(蕃剑,不忘用世也。

上二叙剑,三四作问辞,五六作答语。

末言神奇之物,可以救时,乃开拓一意。

龙虎腾跃,所以光怪莫掩。

顾注剑可靖乱,惜......更多

12345 共5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