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途次陕州作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律

驰道当河陕,陈诗问国风。

川原三晋别,襟带两京同。

后殿函关尽,前旌阙塞通。

行看洛阳陌,光景丽天中。

出处全唐诗:卷48_5

与生公寻幽居处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古

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

及此云山去,窅然岩径好。

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

清谐欣有得,幽闲欻盈抱。

我本玉阶侍,偶访金仙道。

兹焉求卜筑,所过皆神造。

岁晚林始敷,日晏崖方杲。

不种缘岭竹,岂植临潭草。

即途可淹留,随日成黼藻。

期为静者说,曾是终焉保。

今为简书畏,只令归思浩。

出处全唐诗:卷47_19

与生公游石窟山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古

探秘孰云远,忘怀复尔同。

日寻高深意,宛是神仙中。

跻险构灵室,诡制非人功。

潜洞黝无底,殊庭忽似梦。

岂如武安凿,自若茅山通。

造物良有寄,嬉游乃惬衷。

犹希咽玉液,从此升云空。

咄咄共携手,冷然且驭风。

出处全唐诗:卷47_20

三月三日登龙山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律

伊川与灞津,今日祓除人。

岂似龙山上,还同湘水滨。

衰颜忧更老,淑景望非春。

禊饮岂吾事,聊将偶俗尘。

出处全唐诗:卷48_15

上阳水窗旬宴得移字韵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律

河汉非应到,汀洲忽在斯。

仍逢帝乐下,如逐海槎窥。

春赏时将换,皇恩岁不移。

今朝游宴所,莫比天泉池。

出处全唐诗:卷48_8

东湖临泛饯王司马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律

南土秋虽半,东湖草未黄。

聊乘风日好,来泛芰荷香。

兰棹无劳速,菱歌不厌长。

忽怀京洛去,难与共清光。

出处全唐诗:卷48_34

九月九日登龙山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古

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

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

清明风日好,历落江山望。

极远何萧条,中留坐惆怅。

东弥夏首阔,西拒荆门壮。

夷险虽异时,古今岂殊状。

先贤杳不接,故老犹可访。

投吊伤昔人,挥斤感前匠。

自为本疏散,未始忘幽尚。

际会非有欲,往来是无妄。

为邦复多幸,去国殊迁放。

且泛篱下菊,还聆郢中唱。

灌园亦何为,於陵乃逃相。

出处全唐诗:卷47_14

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

朝代:作者: 张九龄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

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

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出处全唐诗:卷47_45

使至广州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律

昔年尝不调,兹地亦邅回。

本谓双凫少,何知驷马来。

人非汉使橐,郡是越王台。

去去虽殊事,山川长在哉。

出处全唐诗:卷48_60

使还都湘东作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古

仓庚昨归候,阳鸟今去时。

感物遽如此,劳生安可思。

养真无上格,图进岂前期。

清节往来苦,壮容离别衰。

盛明非不遇,弱操自云私。

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

风朝津树落,日夕岭猿悲。

牵役而无悔,坐愁只自怡。

当须报恩已,终尔谢尘缁。

出处全唐诗:卷47_39

12345 共19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