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七律

远谪南荒一病身,停舟暂吊汨罗人。

都缘靳尚图专国,岂是怀王厌直臣。

万里碧潭秋景静,四时愁色野花新。

不劳渔父重相问,自有招魂拭泪巾。

出处全唐诗:卷475-131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

朝代:作者: 李德裕

非高柳下逸,自爱竹林闲。

才异居东里,愚因在北山。

径荒寒未扫,门设昼长关。

不及鸱夷子,悠悠烟水间。

出处全唐诗:卷475-73

清冷池怀古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五古

区囿三百里,常闻驷马来。

旌旗朝甬道,箫鼓燕平台。

追昔赋文雅,从容游上才。

竹园秋水净,风苑雪烟开。

牛祸衅将发,羊孙谋始回。

袁丝徒伏剑,长孺欲成灰。

兴废由所感,湮沦斯可哀。

空留故池雁,刷羽尚徘徊。

出处全唐诗:卷475-11

潭上喜见新月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五古

簪组十年梦,园庐今夕情。

谁怜故乡月,复映碧潭生。

皓彩松上见,寒光波际轻。

还将孤赏意,暂寄玉琴声。

出处全唐诗:卷475-69

盘陀岭驿楼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七绝

嵩少心期杳莫攀,好山聊复一开颜。

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层楼望故关。

出处全唐诗:卷475-135

眼儿媚

朝代:作者: 李德载 体裁:

雪儿魂在水云乡。

犹忆学梅妆。

玻璃枝上,体薰山麝,色带飞霜。

水边竹外愁多少,不断俗人肠。

如何伴我,黄昏携手,步月斜廊。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秋情

朝代:作者: 李德

蜡炬摇红纱隙冻,沉香帐底鸳鸯梦。

芙蓉波冷薄霜凝,一夜离鸾忆单凤。

梧桐金井啼曙鸦,梦郎封侯归妾家,开门自扫枇杷花。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第二十一

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五古

昔人怀井邑,为有挂冠期。

顾我飘蓬者,长随泛梗移。

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

北指邯郸道,应无归去期。

出处全唐诗:卷475-22

秋日美晴,郡楼闲眺,寄荆南张书记

朝代:作者: 李德裕

高槛凉风起,清川旭景开。

秋声向野去,爽气自山来。

霄外鸿初返,檐间燕已归。

不因烟雨夕,何处梦阳台。

出处全唐诗:卷475-24

谪岭南道中作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七律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注释注释:这首七言律诗,是李德裕在唐宣宗李忱即位后贬岭南时所作。

诗的首联描写在贬谪途中所见的岭南风光,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第一句写山水,岭南重峦叠嶂,山溪奔腾湍急,形成不少的支流岔道。

再加上山路盘旋,行人难辨东西而迷路。

这里用一“争”字,不仅使动态景物描绘得更加生动,而且也......更多

678910 共15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