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五古

茂苑有灵峰,嗟余未游观。

藏山半平陆,坏谷为高岸。

冈绕数仞墙,岩潜千丈干。

乃知造化意,回斡资奇玩。

镠腾昔虎踞,剑没尝龙焕。

潭黛入海底,崟岑耸霄半。

层峦未升日,哀狖宁知旦。

绿筱夏凝阴,碧林秋不换。

冥搜既窈窕,回望何萧散。

川晴岚气收,江春杂英乱。

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

共扣哀玉音,皆舒文绣段。

难追彦回赏,徒起兴公叹。

一夕如再升,含毫星斗烂。

出处全唐诗:卷475-19

送张中丞入台从事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五律

驿骑朝天去,江城眷阙深。

夜珠先去握,芳桂乍辞阴。

泽国三千里,羁孤万感心。

自嗟文废久,此曲为卢谌。

出处全唐诗:卷475-17

郊坛回舆,中书二相公蒙圣慈召至御马前,仰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七萃和銮动,三条葆吹回。

相星环日道,苍马近龙媒。

咫尺天颜接,光华喜气来。

自惭衰且病,无以效涓埃。

出处全唐诗:卷475-2

郊外即事寄侍郎大尹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五律

高秋惭非隐,闲林喜退居。

老农争席坐,稚子带经锄。

竹径难回骑,仙舟但跂予。

岂知陶靖节,只自爱吾庐。

出处全唐诗:卷475-70

重忆山居六首·巫山石

朝代:作者: 李德裕

十二峰前月,三声猿夜愁。

此中多怪石,日夕漱寒流。

必是归星渚,先求历斗牛。

还疑烟雨霁,仿佛是嵩丘。

出处全唐诗:卷475-110

重忆山居六首·泰山石

朝代:作者: 李德裕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对。

沧海似熔金,众山如点黛。

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

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出处全唐诗:卷475-109

重忆山居六首·漏潭石

朝代:作者: 李德裕

常疑六合外,未信漆园书。

及此闻溪漏,方欣验尾闾。

大哉天地气,呼吸有盈虚。

美石劳相赠,琼瑰自不如。

出处全唐诗:卷475-112

重忆山居六首·钓石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严光隐富春,山色谿又碧。

所钓不在鱼,挥纶以自适。

余怀慕君子,且欲坐潭石。

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

出处全唐诗:卷475-113

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

朝代:作者: 李德裕

共怜独鹤青霞姿,瀛洲故山归已迟。

仁者焉能效鸷鹗,飞舞自合追长离。

梧桐迥齐鳷鹊观,烟雨屡拂蛟龙旗。

鸿雁冲飙去不尽,寒声晚下天泉池。

顾我蓬莱静无事,玉版宝书藏众瑞。

青编尽以汲冢来,科斗皆从鲁室至。

金门待诏何逍遥,名儒早问张子侨。

王褒轶材晚始入,宫女已能传洞箫。

应令柏台长对户,别来相望独寥寥。

出处全唐诗:卷475-4

雨后净望河西连山怆然成咏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七律

宿雨初收晚吹繁,秋光极目自销魂。

烟山北下归辽海,鸿雁南飞出蓟门。

只恨无功书史籍,岂悲临老事戎轩。

唯怀药饵蠲衰病,为惜余年报主恩。

出处全唐诗:卷475-23

678910 共13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