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四明闾丘道士二首

朝代:作者: 贯休 体裁: 五律

淮海兵荒日,分飞直至今。

知担诸子出,却入四明深。

衣必编仙草,僧应共栗林。

秋风溪上路,应得一相寻。

三千功未了,大道本无程。

好共禅师好,常将药犬行。

石门红藓剥,柘坞白云生。

莫认无名是,无名已是名。

出处全唐诗:卷833-8

寄大愿和尚

朝代:作者: 贯休 体裁: 杂言

道朗居太山,达磨住熊耳。

手擎清凉月,灵光溢天地。

尽骑金师子,去世久已矣。

吾师隐庐岳,外念全刳削。

掷孔圣之日月,相空王之橐籥。

曾升麟德殿,谭无著,赐衣三铢让不著。

唯思红泉白石阁,因随裴楷离京索。

迩来便止于匡霍,瀑布千寻喷冷烟,旃檀一枝翘瘦鹤。

岘首故人清信在,千书万书取不诺。

微人昔为门下人,扣玄佩惠无边垠。

自怜亦是师子子,未逾三载能嚬呻。

一从散席归宁后,溪寺更有谁相亲。

青山古木入白浪,赤松道士为东邻。

......更多

寄天台叶道士

朝代:作者: 贯休 体裁: 七律

负局高风不可陪,玉霄峰北置楼台。

注参同契未将出,寻楖栗僧多宿来。

飕槭松风山枣落,闲关溪鸟术花开。

终须肘后相传好,莫便乘鸾去不回。

出处全唐诗:卷837-50

寄天台道友

朝代:作者: 贯休 体裁: 五律

大是清虚地,高吟到日晡。

水声金磬乱,云片玉盘粗。

仙有遗踪在,人还得意无。

石碑文不直,壁画色多枯。

冷立千年鹤,闲烧六一炉。

松枝垂似物,山势秀难图。

紫府程非远,清溪径不迂。

馨香柏上露,皎洁水中珠。

贤圣无他术,圆融只在吾。

寄言桐柏子,珍重保之乎。

出处全唐诗:卷829-17

寄宋使君

朝代:作者: 贯休 体裁: 五律

寺倚乌龙腹,窗中见碧棱。

空廊人画祖,古殿鹤窥灯。

风吼深松雪,炉寒一鼎冰。

唯应谢内史,知此道心澄。

出处全唐诗:卷829-38

寄山中伉禅师

朝代:作者: 贯休 体裁: 五律

举世遭心使,吾师独使心。

万缘冥目尽,一句不言深。

野火烧禅石,残霞照栗林。

秋风溪上路,终愿一相寻。

出处全唐诗:卷831-27

寄庐山大愿和尚

朝代:作者: 贯休 体裁: 五律

石上桂成丛,师庵在桂中。

皆云习凿齿,未可扣真风。

雪洗香炉碧,霞藏瀑布红。

何时甘露偈,一寄剡山东。

出处全唐诗:卷834-15

寄拄杖上王使君

朝代:作者: 贯休 体裁: 五律

拄杖邻僧与,殊常不可名。

一条黳玉重,百两紫金轻。

有乳盘春力,无心合道情。

惟宜高处著,将寄谢宣城。

出处全唐诗:卷832-34

寄新定桂雍

朝代:作者: 贯休 体裁: 五律

独自住乌龙,应怜是衲僧。

句须人未道,君此事偏能。

坞湿云埋观,溪寒月照罾。

相思不可见,江上立腾腾。

出处全唐诗:卷832-27

寄景判官兼思州叶使君

朝代:作者: 贯休 体裁: 五律

独住西峰半,寻常欲下难。

石多桐屐齾,香甚药花干。

荏苒新莺老,穷通亦自宽。

髯参与短簿,始为一吟看。

出处全唐诗:卷831-44

678910 共53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