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景漫成

朝代:作者: 朱淑真 体裁: 七绝

半窗残照一帘风,小小池亭竹径通。

枫叶醉红秋色里,两三行雁夕阳中。

出处网友hhh888整理

对月寄同志

朝代:作者: 刘得仁 体裁: 七绝

霜满中庭月在林,塞鸿频过又更深。

支颐不语相思坐,料得君心似我心。

出处全唐诗:卷545-36

寻石瓮寺上方

朝代:作者: 贾岛 体裁: 七绝

野寺入时春雪后,崎岖得到此房前。

老僧不出迎朝客,已住上方三十年。

出处全唐诗:卷574-42

将归一绝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七绝

欲去公门返野扉,预思泉竹已依依。

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待我归。

出处全唐诗

小楼

朝代:作者: 敖陶孙 体裁: 七绝

只有书楼日日登,栏干东角每深凭。

一层已是悉无奈,想见仙人十二层。

展园次兄遗札

朝代:作者: 吴麐 体裁: 七绝

草绿池塘梦已残,西堂无复共盘桓。

空余怀袖三年字,零落银钩忍眼看。

山中

朝代:作者: 司空图 体裁: 七绝

全家与我恋孤岑,蹋得苍苔一径深。

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麋大出寒林。

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

昨夜前溪骤雷雨,晚晴闲步数峰吟。

出处全唐诗:卷632-27

山中问答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七绝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

诗的第一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离。

这首诗的诗题一作《山中答俗人》,那么“问”的主语即所谓“俗人”;

“余”,诗人自指;

“何意”,一作“何事”。

“碧山”即指山色的青翠苍绿。

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正要倾听答案时,诗人笔锋却故意一晃,“......更多

山行

朝代:作者: 杜牧 体裁: 七绝 类别:山水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5.坐:因为;

由于。

赏析: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

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

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

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更多

月儿弯弯照九州

朝代:作者: 宋无名氏 体裁: 七绝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出处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1112131415 共8083条